微出行行业正经历转型,从早期疯狂扩张转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在布鲁塞尔微出行欧洲会议上,多家初创企业展示创新解决方案:英国Convoy推出自行车货运改装套件;德国Azora Charge开发太阳能充电停车站;Fleetser打造二手电动车辆交易平台;意大利Switch将AI应用于车队管理;波黑Zapp推出特许经营超级应用;法国J2R设计时尚电动摩托车;德国Trace Mobility提供商业智能服务。这些企业代表着微出行产业的新发展阶段。
生成式AI在电商领域发展迅速,但真正的客户信任来自可靠的购物体验。数据显示近70%的在线购物者会放弃购物车,主要因为结账缓慢、隐藏费用等问题。AI基础设施工具正在解决这些信任危机,通过实时库存监控、动态结账优化和智能物流配送,帮助商家在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提升可靠性,最终将一次性买家转化为忠实客户。
氛围编程是指让AI完全接管代码生成,程序员不直接检查或调整生成的代码。专家认为,虽然AI在代码生成方面已相当强大,但在系统组件交互和远程思维能力上仍有不足。完全依赖AI而不理解代码运行机制存在风险,特别是在生产环境故障排除时。目前AI可能完成80%的工作,但人工监督仍然必要。
拉美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投资热潮,年度投资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50亿美元跃升至2029年的近100亿美元。该地区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等优势,吸引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布局。然而这一被称为"21世纪淘金热"的趋势也带来挑战: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需要大量水资源和土地,可能加剧环境压力和社会不平等。
诺基亚发布自主网络结构平台,旨在解决传统系统、孤立流程和碎片化数据阻碍网络自主化的问题。该平台设计为统一智能层,整合可观测性、分析、安全和自动化功能,使网络作为一个自适应系统运行。平台支持统一数据管理、360度可观测性和电信训练的大语言模型。诺基亚还扩大与谷歌云合作,客户可在谷歌云、本地或混合云环境中部署该平台。
康奈尔大学研究显示,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流量转化率比传统搜索高出近9倍。预计到2028年,更多用户将通过ChatGPT等LLM发现产品信息,而非传统搜索引擎。这种转变正在加速发生。LLM流量表现更像个人推荐而非关键词查询,用户查询长度已达23个词,会话时长超6分钟。品牌需要从SEO转向答案引擎优化AEO,确保在LLM对话中被提及,否则将变得不可见。
智能代理AI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强调运营决策而非内容生成,将生成式AI推向新高度。该技术能够与ERP、CRM和商业智能系统无缝集成,实现实时决策和流程自动化。九大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软件开发、增强版RPA、客户支持自动化、企业工作流自动化、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生产力提升、报告生成、HR员工支持和商业智能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大语言模型可能导致学习技能下降。研究团队对54名波士顿地区参与者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写作实验,分为无辅助、搜索引擎辅助和ChatGPT辅助三组。通过脑电图设备监测发现,使用LLM的参与者在写作时大脑连接性降低55%,专注注意力相关的脑波活动也更弱。此外,该组参与者在引用自己文章内容时表现较差,对作品的归属感也更低。研究建议在学习者进行充分自主认知努力后再引入AI工具。
研究显示,美国软件开发者是全球AI编程助手使用率最高的群体。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至2024年间GitHub上8000万次代码提交,发现2024年美国提交的Python函数中30.1%由AI生成,德国为24.3%,法国23.2%,印度21.6%,俄罗斯15.4%,中国11.7%。当开发者30%的代码使用AI时,季度提交量增长2.4%。研究估算AI辅助编程为美国带来96至144亿美元年度价值。
AI公司Midjourney发布首个视频模型,用户可将图像制作成动画,支持平台内生成或外部上传的图片。初始视频为5秒片段,可延长至最多20秒。该功能仅限网页端使用,需月付10美元订阅。尽管在视频AI领域起步较晚,但面临创作者指控其模型训练涉嫌侵权。迪士尼和NBC环球上周起诉该公司版权侵权。
Kong Research发布的2025年企业大语言模型采用报告基于550名IT领导者调研,揭示了企业生成式AI从谨慎探索转向战略必需的十大趋势:投资大幅增长,72%企业预计支出上涨;谷歌以69%使用率领先OpenAI;企业偏好付费解决方案;安全隐私仍是主要障碍;国际供应商获得认可;混合策略兴起;客户支持和开发者生产力成主要应用场景;开源模型受青睐;成本仍是关键障碍;82%企业对AI影响持乐观态度。
GenLayer启动首个激励测试网Asimov,推出智能区块链基础设施。该平台结合AI模型和区块链技术,通过大语言模型验证器处理主观决策,为AI代理时代构建去中心化法律基础设施。同时发布Rally营销协议,利用AI自动评估社交媒体内容并分发奖励,品牌可设定规则让系统自主管理影响者营销活动,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透明度。
PPG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Bhaskar Ramachandran正在领导一项多方面的转型战略,通过云技术和AI推动创新、客户增长和新能力建设。他采用"云端唯一"而非"云优先"策略,目前已实现97%的云迁移率。PPG利用AI优化涂料配方研发和质量控制,每年投入7亿美元研发资金。在生成式AI应用中,公司花费8个月时间训练IT服务台聊天机器人。
制药行业的GenAI热潮正从早期试验走向务实应用。通用GenAI工具在精准度要求极高的生命科学领域遇到瓶颈,需要转向领域专用的智能助手。企业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算法优化,而是系统集成、治理框架建设和投资回报率证明。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团队AI应用能力,建立支持创新的治理体系,以及将GenAI深度嵌入现有工作流程。未来AI智能体的兴起将进一步重塑制药企业运营模式。
职场正在经历一场悄然的变革。最新盖洛普研究显示,虽然算法工具越来越普及,27%的员工经常使用AI工具,但员工对与AI系统协作的准备度却在下降。欧盟AI法案强调透明度,要求用户了解何时与AI交互。研究提出"双重素养"概念,即同时具备人类和算法领域的流利度。成功的人机协作需要信任校准,在过度依赖和充分利用AI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组织文化需要培养好奇心、同理心、创造力和勇气四种品质,以实现有意识的人机协作。
智能体AI具备推理、适应和自主行动能力,能够以机器速度运行,有望彻底改变企业维护数字韧性的方式。它结合了大语言模型的对话分析体验和智能体框架的任务执行自动化,帮助IT团队从被动救火模式转向主动规划模式。智能体AI可瞬间定位根本原因、预防中断和停机、提供实时洞察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数字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能交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凯捷研究院调研显示,尽管AI在自动化重复性业务任务方面带来显著成本节约,但应用场景相对简单。调研涵盖1607名来自年收入超10亿美元企业的高管,发现AI可降低客户运营成本40%、人员运营成本26%。然而,四分之三的高管仍偏好专有AI模型,其中43%选择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产品。尽管开源模型如DeepSeek能实现11倍计算成本降低,企业领导者仍因技术专业性要求、安全风险和社区支持等因素,对开源AI方案保持谨慎态度。
加拿大密码管理公司1Password与亚马逊云服务AWS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专注为人工智能和云原生环境提供企业级安全工具。该合作帮助1Password从消费级密码管理器转型为企业安全平台,目前服务财富100强中三分之一的公司。双方推出新的AWS密钥管理器集成功能,解决AI代理、非托管设备和未授权应用带来的安全盲点问题,通过扩展访问管理平台为混合和AI驱动环境提供全面的访问安全解决方案。
知名AI图像生成公司Midjourney发布备受期待的AI视频生成模型V1。该模型可将用户上传的图像转换为四段5秒视频,仅通过Discord提供服务。V1与OpenAI的Sora、Runway的Gen 4等产品竞争,但更专注创意应用而非商业用途。公司计划未来开发3D渲染和实时AI模型,最终目标是创建实时开放世界模拟系统。视频生成费用为图像生成的8倍,最低订阅计划为每月10美元。
谷歌在美国地区的iOS和Android应用中推出了AI搜索语音功能Search Live。用户需在实验室模式中开启AI功能,即可通过语音与搜索进行对话交流。该功能基于定制版Gemini驱动,支持连续语音问答和文本转换。谷歌称这适合用户在移动或多任务处理时使用。未来几个月还将支持实时图像识别和解答功能。不过此功能可能影响原始信息源网站的访问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