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思科在5月发布了AI战略,时隔一个月,就联手合作伙伴,将战略落到实处。在全球打造AI基础全栈平台的同时,与合作伙伴在咨询规划、应用、平台、计算、网络多个层级建设开放的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更有效、更快速、更低资源、更低成本、更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报告,超大规模运营商目前占全球数据中心容量的44%,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大型超大规模设施数量达到1189个。企业自有数据中心占比从六年前的56%下降至34%,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22%。全球数据中心容量将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由超大规模容量未来六年三倍扩张驱动。所有地区数据中心总容量年增长率都将达到两位数。
联想集团推出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优化的数据中心系统产品组合。主打产品ThinkSystem SR680a V4计算设备集成近二十个处理器,推理工作负载运行速度比上一代硬件快11倍。该系统配备8块英伟达Blackwell B200显卡、6个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以及8个英伟达SuperNIC和BlueField-3 DPU。同时发布基于SR675服务器的两个系统和四个混合AI优势产品包,涵盖制造、酒店、安全和零售等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防护涂层正成为应对能耗上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解决方案。随着行业快速扩张带来环境挑战,这些创新涂层技术为平衡数字化增长与环境责任提供重要工具。专业涂层可延长设施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通过隔热涂层、反射涂层等技术优化能效,减少冷却系统负担。未来涂层将与被动冷却技术结合,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拉美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投资热潮,年度投资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50亿美元跃升至2029年的近100亿美元。该地区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等优势,吸引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布局。然而这一被称为"21世纪淘金热"的趋势也带来挑战: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需要大量水资源和土地,可能加剧环境压力和社会不平等。
会议达成两项共识:一是增强上行体验是移动AI发展的刚需;二是网业协同是移动AI体验变现的根基。此外,“以网兴智”GSMA Foundry宣告成立,标志着通信行业迈向移动AI体验经营与体验建网的新阶段。
北京联通在5G-A产业圆桌上发表题为《AI时代,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的演讲,并与华为联合发布智慧运营网络2.0,达成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发海量数据需求,推动通信网络向智能化、自动化深度演进的产业共识。
如果说AI大模型是带动百行百业生产力提升的“新引擎”,算力基础设施则是这台引擎的“动力系统”——引擎越快,底座越要稳。
赵东指出,IoT智联万物,AI开启未来,IoT与AI融合共生让智能无处不在、无所不达。他进一步在发言中表示“实现万物智联需要具备三大关键要素:全场景物联,让所有对象可连接;全超宽网络,让所有数据联云联算;全智能加持,让所有应用可模型化。”
融合“云智手机”等云智产品的“5G-A云智融合套餐”在会上亮相,彰显网络、产品、生态协同创新成果,开启“AI to X”新时代。
在他看来,企业对AI的恐惧源自未知,而破解未知的钥匙,就藏在“AI平台+开源”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里。
在2025 MWC 上海期间举办的全球移动宽带菁英论坛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表示,移动AI时代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为移动产业带来三大变化,倡议产业界共迎变化,加速激活5G-A五大潜能,携手共赢移动AI时代。
在2025 MWC 上海期间,全球移动宽带菁英论坛在上海开幕。150位通信领域领袖、人工智能企业领导者及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带来的产业新图景,共同发掘技术共振释放的万亿级商业潜能。
今天在2025 MWC 上海,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驱动增长的路径”的主题演讲,他分享了“电信业寻找新增长点的四个思路”。
生成式AI的兴起推动全球数据中心需求激增,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1550亿美元。然而电力供应成为关键瓶颈,运营商正寻求新的建设地点。中东北非地区凭借现代化电网、地理位置优势和充足资本成为热门选择。阿联酋和沙特在数字化转型中领先,该地区在电力、连接性和监管环境方面具备优势,有望成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中心。
据悉,6月17日,豆包电脑版已全量上线AI播客功能。用户上传PDF或网页链接后,可一键生成双人对话的播客节目,语音效果高度拟人,对话流畅、自然。
全球开源解决方案领导者SUSE在北京隆重举办了SUSE Summit 2025创新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