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透露,尽管闪存存储技术日益普及,但公司大部分存储需求仍依赖传统硬盘。为了提升存储系统性能,谷歌开发了自动化数据分层系统,在保持成本效益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存储效率。这种平衡快速昂贵闪存和廉价缓慢硬盘的策略,展现了大规模数据中心在存储管理上面临的挑战和创新。
Datadobi 发布 StorageMAP v7.2 版本,通过增强元数据和报告功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环保表现,并扩展对象存储数据的管理范围。新版本支持混合云存储策略,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应对不断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挑战。
N2WS 发布最新备份软件,支持 AWS、Azure 和 Wasabi 的跨云备份功能。通过云原生、平台无关的块级快照技术,提供高速读写访问能力,并采用按虚拟机收费的定价模式。新版本可降低长期存储成本,支持 Azure Blob 和 Wasabi S3 直接冷存储备份。
Pure Storage 推出 FlashBlade//EXA 平台,专为 AI 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打造。该平台采用分离式全闪存架构,解决传统存储系统在数据摄取、训练和推理方面的瓶颈问题。同时,Pure 与 Meta 达成重要合作,为其超大规模存储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标志着闪存技术正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础。这些举措反映了 Pure 不仅专注于传统企业存储,更着眼于未来发展。
随着AI基础设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数据管理和存储对企业实现AI投资价值变得至关重要。企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分散、传统架构限制和混合云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灵活、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来有效管理和提取数据价值。
DDN 在 Nvidia 的 GTC 2025 大会上发布了 Inferno 高速对象存储设备和 xFusionAI 混合文件+对象技术。Inferno 通过整合 Nvidia Spectrum-X 交换机,性能显著优于 AWS S3。xFusionAI 则结合了 EXAScaler 高速文件存储和 Infinia 对象存储,为 AI 工作流提供平衡的存储解决方案。这两项技术旨在消除 AI 瓶颈,加速工作流程,并实现复杂模型的扩展。
Pure Storage 与 Nvidia 展开合作,使现有和新的 FlashBlade 客户能够为运行在 Nvidia AI 数据平台上的 AI 模型提供数据存储支持。通过参考设计和认证,FlashBlade 产品线可与 Nvidia 最新的 Blackwell GPU 实现无缝集成,并获得了 Nvidia 认证存储合作伙伴的基础级和企业级双重认证,为 AI 工厂提供强大的存储支持。
随着AI等新技术的兴起,数据中心能源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60%。文章强调需要采取"全方位"能源策略,整合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特别提倡沼气等可靠能源的应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在AI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闪迪正通过持续创新的产品组合,为AI生态系统创造更大价值。依托系统级领导力方面的深厚积累,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存储基础设施。
存储阵列行业正在发生巨大转变,转向支持AI训练和推理的极度规模化、并行化和多协议数据传输。传统的双控制器阵列和横向扩展文件集群正逐渐被淘汰。新一代存储系统具有超大容量、低延迟、高性能和多协议支持等特点,能够满足AI对数据的海量需求。VAST Data、WEKA等新兴公司引领了这一变革,传统厂商也纷纷推出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
随着 AI 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存储环境日益复杂。传统存储方法正在升级以应对海量数据。应用交付控制器成为关键,通过负载均衡和智能流量管理来优化数据应用。组织正转向可扩展的云对象存储,以实现高性能、安全和可扩展的 AI 数据管理。ADC 平台成为支持任何环境下应用交付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
随着当今数据驱动的需求不断增长,西部数据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升级的产品,旨在满足市场对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IDrive 升级其 e2 服务,新增对象复制等企业级功能。用户现可实现数据跨地域自动复制,提升数据可用性和合规性。此次升级还包括存储桶事件通知和日志记录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管理能力和安全性,同时保持着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宏杉科技重磅推出防勒索病毒解决方案,结合数据加密、精准访问控制、安全快照、Air GAP复制容灾等技术,构建涵盖预防、检测、数据保护的立体化、多层级防勒索数据保护体系,10分钟内即可实现数据恢复,为金融、政府、医疗、能源、交通、企业等行业用户筑牢数据安全屏障。
东芝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开设硬盘创新实验室,旨在为欧洲和中东客户提供大容量存储评估服务。实验室将重点研究机械硬盘在RAID、扩展存储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以满足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需求。东芝表示,尽管固态硬盘速度更快,但机械硬盘在大容量存储方面仍具有成本和产能优势,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Hammerspace以数据为中心,实现数据的全局访问。比如在大模型训练场景能够从各处抽取训练所需的数据,并无缝延伸到云端,通过各种自动化数据编排工具,用户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数据的访问和编排。
凭借“迅若闪电”的性能设计、“安如磐石”的高可靠保障,以及“智若洞见”的AI智能内核驱动,曙光存储集中式全闪FlashNexus已经成为存储领域的“超跑”。
近日,SanDisk 计划上调 NAND 产品价格至少 10%,分析师认为这标志着 NAND 价格波动最剧烈的时期可能即将结束。虽然涨价令人不悦,但比之前预期的 30% 涨幅要温和得多。多家华尔街分析机构看好 SanDisk 的前景,预计闪存市场将进入更可预测的定价环境。
Meta 正在探索在其数据中心使用 QLC 闪存作为额外存储层的可能性,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同时兼顾性能维护和能源效率。该公司计划将 QLC SSD 部署为硬盘和 TLC 驱动器之间的中间层,以提高存储效率。Meta 正与存储供应商合作,将 QLC 存储集成到数据中心中,并需要调整其存储软件层以利用新的存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