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日,在HUAWEI CONNECT 2018期间,华为云发布AI全流程开发平台与工具——更快的AI开发平台ModelArts、更懂开发者的视觉AI应用开发平台HiLens、探索未来的量子计算模拟器与编程框架HiQ。
自1956年“人工智能”一词诞生起,六十年间其发展起起落落。随着深度学习重燃、海量大数据支撑、计算能力提升与成本下降,21世纪,人工智能迎来了重生期,并开始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有113台手机丢失,每个月每10台计算机就有1台感染了病毒,29%的数据意外受损,30%的人从不备份。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的软实力,一旦受损,影响可想而知。
区块链技术正在被各行各业所认可,具有“降成本、提效率、优化产业诚信环境”的作用。基于区块链系统,数据可以被有效地确权,通过“可信数字化”的数据上链过程,有效地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实事求是地为产业解决过往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11.11”又要来临了,为助力狂欢,回馈广大华为用户,从10月15日起,一直持续至11月20日,华为云推出普惠季优惠活动,六大超值福利轮番上场,助你嗨购30多天,优惠多多,诚意满满!
近两年,在资本的拥趸下,人工智能俨然已成为朝阳产业,AI创业一时成为潮流。有报告显示,2017年单是中国AI创业公司就累计获得了超过500亿人民币融资,各种以AI为名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
日前,2018华为全连接大会期间,华为云联合战略合作伙伴-中维世纪发布视频监控联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华为云雄厚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云服务能力,借助华为云AI技术,基于中维世纪融视云、融慧云平台,为智慧行业解决方案创新赋能。
日前,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信诚永旭、东方龙马携手华为云联合推出企业核心业务上云联合方案。东方龙马在数据库领域管理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涉及政府、金融、电信、税务、制造等各个行业。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云BU CTO张宇昕接受了包括科技行者在内的媒体采访,阐述了华为在Cloud2.0时代的准备。
为期三天的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华为云学院正式对外发布,为开发者提供架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实验、认证一站式服务,为助力开发者能力提升,为云计算人才赋能增值。
10月11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正式商用发布全球首款基于Kubernetes的Serverless容器服务——CCI(Cloud Container Instance),践行“普惠AI,让客户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理念,致力于打造AI场景下最强算力底座。
10月11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全球首家推出了以kubernetes为基础的基因容器服务。基因容器将基因测序和容器技术这两个注定天生一对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广大测序厂商提供了“更省、更快、更轻松”的云科学计算平台。
10月11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正式商用发布全球首款基于Kubernetes的Serverless容器服务——CCI(Cloud Container Instance),践行“普惠AI,让客户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理念,致力于打造AI场景下最强算力底座。
日前,在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专属云解决方案发布三款新品专属服务,实现云上七星级专属体验再升级。
10月11日,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与迈克菲(McAfee)、RSA、Rapid7等世界级安全巨头达成合作,就云安全测试、代码审计、api扫描、入侵防护、业务风控、及风险治理领域达成合作,并发布了云堡垒机服务。
日前,在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云发布了完整的公有云灾备方案——混合云灾备解决方案。
10月11日,上海,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安全总经理杨松发表了题为《华为云安全+AI,为企业戴上夜视镜、穿上金钟罩》的演讲,对华为云在安全AI化上取得的突破——安全AI平台米兰达(Miranda)进行了隆重介绍。
近日,Cloud Foundry基金会在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18)期间宣布,华为云成为Cloud Foundry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这是继华为成为Cloud Foundry亚洲唯一商业认证供应商之后在开源生态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10月11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计算服务首次对外公开全新Polaris架构,包含新一代Megrez软件平台以及Mizar硬件平台。软件架构革新,满足新时代下企业对平滑迁移、极致弹性、安全可靠、智能运维等相关诉求……
为期三天的 2018 华为全联接大会已经圆满结束,但惊喜还在继续。"+智能,见未来",当印象中机房一排排摆满设备的传统数据库搭上智能的便车,又会演绎出一幅怎样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