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持续优化现有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创建一个敏捷、弹性、开放、安全的多云架构,银行业才能最终实现业务永续,以应对数字化重塑。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混合多云成为银行业数字化变革的新常态,但银行如何在多云管理方面既能“稳定可控”,也能“快速敏捷”?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其带给我们的影响和思考将是长久的。这次危机从长远来看,也可以转化为金融行业提升业务和科技弹性,进一步深入数字化重塑的契机。
在这个平台经济的世界里,强者更强,赢家通吃。这就是为什么上周四Visa宣布季度收益时引发了投资者广泛关注的原因。
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拥有更加悠久的历史与极为稳定的发展态势。银行业的基础,在于客户的坚定信任,因此任何变革的推进与落地往往都相当缓慢。
金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为保险行业带来产业升级的契机。其中,数据是驱动保险业务的重要资源,而保险企业通过AIoT释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优势,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挖掘数据潜力,驱动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农行近些年在云平台建设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IaaS平台从2012年开始建设,现在正经历从1.0到2.0的跨越,目前正在推广应用IaaS 2.0的阶段。
4月10日,金山云、小米金融、新网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以“普惠金融”为导向,强强联合,共同创建金融科技新生态。
当前已经有一些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正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自身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并正在向传统银行业发起挑战。金融行业将如何进行应对,未来金融行业的技术发展又会出现哪些新趋势?宇信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欧阳忠诚向我们进行了揭示
近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的“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启航日”开园活动中,SAS作为全球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导者,也是首批签约入驻街区的企业之一,宣布SAS(南京)金融科技创新中心落成并举行揭牌仪式。
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突飞猛进,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金融行业的格局、商业模式、经营方式以及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因此,新兴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又一个重要风口。
随着云计算技术逐步成熟和应用普及,云计算市场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行业细分,一批区别于通用云服务的专业云服务提供商快速成长起来,它们的云服务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在专业领域拥有非常明显的市场优势。平安云就是这类服务商的一个典型代表。
华为最近又做了一件大事儿——与华夏银行签约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华为将以联合创新实验室和项目组等方式,重点在金融云、大数据、AI等领域与华夏银行进行创新合作。
8月23-日25日,北京IBM中国系统开发中心和ICBC数据中心里多了很多年轻的新面孔。这群年轻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即将参与ICBC与IBM携手举办的“ICBC-IBM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作为蚂蚁金服企业级业务领域的一项新业务,蚂蚁金服正在把支撑其金融服务的开放架构以及它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兴技术的理解和探索经验分享给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之旅的中国金融企业。
说起IBM的LinuxONE以及Oracle的Exadata,相信在IT行业从事基础架构工作的同业们都不陌生。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它们都是大型服务器,体积非常庞大,价格非常昂贵,一个是IBM的拳头产品,一个是Oracle的拳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