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频道最新文章

Cosentry公司建成内布拉斯加州医学数据中心

日前,美国中西部IT供应商Cosentry公司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建设了一个医学数据中心。该公司在现有的奥马哈数据中心内部署了高密度套件,节省了建设费用50%以上,并采用了创新的成排散热解决方案,将比传统环境节省了30%的电能。

Cegeka公司在荷兰开通运营新数据中心

日前,总部位于荷兰的IT集团Cegeka公司在荷兰城市赫伦开通运营了一个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由模块化数据中心专家ICTroom公司只用了短短四个月建成。

IBM公司推出直接连接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基础设施供应商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说服企业,将他们的一些比较敏感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而这种方式是在同一个数据中心通过专用的连接线路直接连接客户的服务器,而不是采用公共互联网。

BitFury推出节能高效的浸泡冷却数据中心

全球领先的比特币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和交易处理公司BitFuryGroup将于下周开放其第三个大型数据中心。

2015-12-16

数据中心选址考察的因素有哪些?

前不久,挖掘机的一铲子就把某支付平台的连接挖断事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尤其是那些经常谈论数据中心建设的科技大佬,平日里总会说些什么双活、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方案,面对挖掘机铲断电缆的事件,结果该玩不转的还是玩不转。

运营成本必影响数据中心的决策

目前,人们正在见证企业收购和交付的方式转换。计算机硬件的商品化、采用虚拟化和云托管服务使得在企业降低IT成本方面有了多种选择。

北美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一半将要升级

日前,根据艾默生网络能源的最新研究,在北美地区数据中心设施管理者的清单上,更大的能源效率和更大的容量,成为了2016年IT业务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当务之急。

珍妮特网络将建设第二个数据中心

在斯劳数据中心成功支持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共享之后,英国学术网络--珍妮特(Janet)网络正在计划在英国北方大学联盟中实现数据中心共享。

Facebook公司考虑在台湾建设数据中心

日前据媒体报道,Facebook公司正考虑投资3亿美元在台湾建设一个数据中心,这将是其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家数据中心。

2015-12-10

瑞银集团将在伦敦建设其首个专用数据中心

日前,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集团在伦敦西部的海耶斯收购了一个15万平方英尺建筑,并将其改造成为一个专用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的建筑之前由私有房地产企业罗巴克资产管理公司所拥有。

2015-12-10

数据中心如何渡过漫长冬天?

严寒降至,全国各地都迎来了每年最冷的一段时间。由于我国大面积国土都处于亚寒带,冬天来临时,多半地区气温降至零度以下。

2015-12-08

全球凡尔纳数据中心打造“珠穆朗玛峰”的视觉效果

今年九月,冰岛导演巴塔萨科马库的生存惊悚片《绝命海拔》隆重上映,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令人赞叹。然而,重新创建世界最高峰的巨大场景是不小的壮举。

亚马逊公司2016年在印度建设数据中心

日前,在微软公司和IBM公司发布在印度建设数据中心的公告之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公司似乎也在计划于2016年在印度建设至少一个云数据中心。

2015-12-08

欧洲五国组建数据中心机构联盟

日前,来自欧洲五个国家的数据中心机构成立联盟,共同联手推动欧洲数据中心的发展。该联盟将共享行业信息,促进最佳实践工具的应用,如欧洲数据中心的行为守则。

北京雾霾爆表 数据中心也扛不住

今年初冬刚至,全国广大地区就被持续的雾霾笼罩,遮住了耀眼的阳光。以京城为例,局部的PM2.5值甚至突破了1000大关。这回不光是人,连数据中心的设备也抗不住了。

Nutanix:为你的数据中心提供“瘦身计划”

Nutanix:为你的数据中心提供“瘦身计划”

“瘦身”作为现代人最为关心的话题,是大家茶余饭后不断谈论的话题,相比减肥而言,瘦身的概念显得更加健康、合理,因此所采取的方式也会更加科学。

2015-12-18

eBay公司在内华达州建设两个数据中心

日前,美国拍卖网站eBay公司宣布投资4.12亿美元在内华达州建设两个数据中心,并将会获得该州提供的300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当地商界领袖预测将会更多的数据中心运营商随之而来。

华为微模块数据中心助力洪泽打造智慧城市

洪泽县位于江苏省中部,西依全国五大淡水湖的洪泽湖,借洪泽湖得名,农林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淮上明珠”之美称。洪泽县抢抓物联网发展新机遇,跻身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

戴尔创建新的超级团队 目标是通吃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工具包

戴尔创建新的超级团队 目标是通吃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工具包

近日,戴尔创建了一个新的极限规模基础结构(ESI)综合部门,统领所有与数据中心有关的各项业务。

数据中心如何应对雾霾污染?

今年初冬刚至,全国广大地区就被持续的雾霾笼罩,遮住了耀眼的阳光。以京城为例,局部的PM2.5值甚至突破了1000大关。这回不光是人,连数据中心的设备也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