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选择外包数据中心运营的某些方面。为什么呢?因为数据中心外包(DCO)可以帮助组织降低成本,释放资源用于其他业务重点,通过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责任转移给服务提供商。
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中心运营商会根据潜在区域的建设成本、数据中心与最终用户的距离、以及在某个区域内可用于为数据中心供电的能源类型等因素来决定在什么地方建设数据中心。
华为面向全球重磅发布了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EHU和移动智能管理iManager-M,首次发布了FusionDC生态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随着未来新能源高比例应用,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将愈加突出,而数字化赋能有望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节的重要抓手。
Omdia发布的《云与数据中心市场更新》报告预计,今年的服务器出货量将出现自2007-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萎缩。报告同时警告称,这对相互矛盾的反馈和数据点将使得2023年成为难以预测的一年。
近期,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选定含英特尔在内的15家机构,为未来数据中心打造高性能、高效节能的冷却解决方案。这一消息已于五月宣布,是COOLERCHIPS计划的一部分。
作为2010年诞生且广受尊重的开源云控制项目,OpenStack是Rackspace Hosting和NASA联合打造的成果。尽管过去几年间曾有无数报道称其即将消亡,但OpenStack的前进脚步一刻未曾停歇。
本周二,英特尔详细介绍了一种受珊瑚礁启发的新型浸入式冷却散热器设计。在美国能源部170万美元的奖励下,芯片巨头正努力推动这项设计落地。
AI技术的突破带动了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需要数字基础设施能有效应对挑战。同时,“双碳”政策在碳合规、碳管理、碳中和等方面,对数据中心也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较于铅酸蓄电池,锂电池兼具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充放电循环次数多、充电时间短、总拥有成本低等多项优势,赋能用户实现备电的安全可靠,在保障数据中心可用性的同时,还能通过削峰填谷、电网动态响应与抗峰增容等功能带来增量收益。”
国家提出加快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数据中心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
当ChatGPT向人们展现它与众不同的能力时,AI也迅速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技术革命。全球算力发展正呈现出算力规模加速增长、先进计算技术产业体系加速迭代的趋势,这也需要数字电力基础设施能有效应对挑战。
巴斯威市场总监王建军在接受至顶网采访时表示,火山岩无机矿物质全浇注母线是我们从欧洲引进的母线新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上的多项空白。
2023年5月11日,由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协办的2023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