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FOA-Attack的新型对抗攻击方法,通过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双重优化对齐,显著提高了对抗样本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间的转移能力。研究团队通过引入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全局特征对齐和基于最优传输的局部聚类特征对齐,结合动态模型权重策略,在14种模型上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开源和闭源模型上均大幅超越现有技术,尤其在GPT-4o上实现了高达75.1%的攻击成功率,揭示了当前视觉语言模型的安全隐患。
东北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一种突破性的人体动作生成方法,摒弃传统的相对坐标表示,转而使用全局空间中的绝对关节坐标。这种看似简单的改变带来显著提升:生成动作质量更高,文本对齐更准确,控制性更好,且支持直接生成网格顶点动作。研究表明简单方法有时比复杂解决方案更有效,为虚拟现实、游戏和动画领域提供了新工具。
北京时间5月21日,百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并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议,百度Q1总营收达325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长42%的强劲表现,以及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6.33亿元,同比增长48%的亮眼成绩。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百度AI-first战略的初步成效。李彦宏在会上明确表示:"我们相信,AI-first战略使我们能保持领先地位,在AI时代抓住长期增长机会。"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战略执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表态。
"当我看到梵高的每一笔中都有他的痛苦时,才明白我们看的不是作品,而是作者的人生。AI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人类水平通用智能,让Google从'伦敦那帮疯子在搞AGI'转变为全公司共识。DeepMind让AI'合理地幻觉'来创造突破,就像Astra技术让用户第一次惊呼'AI能做到比想象更多'——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重新定义创造力的开始。"
微软研究院前不久发布了一篇论文,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现象:当我们和AI进行长时间多轮对话时,它们会变得越来越"糊涂",给出的答案质量也会明显下降。微软研究院的这项研究,用严谨的科学方法证实了这个现象的存在,这不是个别模型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大模型的通病。研究团队测试了包括GPT-4、Claude、Gemini在内的15个主流AI模型,发现它们在多轮对话中的表现平均下降了39%。
英伟达2025Q1营收440亿美元创纪录,数据中心业务暴涨73%至390亿美元。黄仁勋直言:"中国是全球最大AI市场,出口管制只会让美国失去平台领导权。Blackwell架构推动推理性能提升30倍,微软已部署数万块GPU,AI工厂正成为各国数字基础设施核心。"
KAIST研究团队开发了CLEANMOL框架,解决了大语言模型理解SMILES分子表示法的关键难题。传统模型即使在简单任务如计数分子环数时也表现不佳,因为SMILES编码中结构信息常呈非连续分布。研究通过设计官能团匹配、环计数等确定性任务,大大提升了模型对分子结构的理解。实验表明,预训练后的模型在逆合成等下游任务上表现优异,精确匹配率从45.6%提升至58.1%。这一突破无需昂贵实验数据,为药物开发和材料设计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的AI支持方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T和斯坦福联合研发的SVG2技术通过语义感知排列实现了视频生成的重大加速。该方法巧妙解决了现有稀疏注意力机制中的两大瓶颈:识别不准确和计算浪费。通过k-means聚类对像素按语义特性分组并重排,SVG2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将生成速度提升至2.3倍,使原本需30分钟的视频生成缩短至13分钟,为实用化AI视频创作铺平了道路。
国立新加坡大学Show Lab团队开发的OmniConsistency是一种基于扩散变换器的通用一致性插件,用于解决图像风格化中的一致性问题。该方法采用两阶段解耦训练策略和滚动LoRA银行机制,实现风格学习与一致性学习的分离,有效保留图像风格化过程中的语义、结构和细节。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2种风格的高质量配对数据集,并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估证明该方法达到了与商业模型GPT-4o相当的性能。OmniConsistency具有即插即用兼容性、强大的风格泛化能力和高计算效率,为图像风格化技术带来了重大突破。
这项研究介绍了MetaMind,一个模拟人类社交思维的多智能体框架,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开发。该系统通过三阶段协作流程(心智理论智能体生成假设、领域智能体应用社会规范约束、响应智能体生成回应)模拟人类元认知过程。实验表明,MetaMind在社交理解任务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首次使AI系统在心智理论任务上达到人类水平表现,为更具共情心和文化敏感性的AI互动铺平道路。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控制目标原子"(STA)的新方法,用于精确控制大语言模型的行为。与传统提示工程相比,STA通过稀疏自编码器识别并操作模型内部的解耦知识组件,实现更稳健、灵活的行为控制。实验证明,STA在安全控制方面表现卓越,同时对模型一般能力影响微小。研究还发现控制引导方法在应对对抗性场景时比提示工程更为稳健,并成功应用于控制大型推理模型的思考长度。
这项由清华大学与NVIDIA合作的研究提出了"负例感知微调"(NFT)算法,挑战了"自我提升仅适用于强化学习"的传统观念。通过构建隐式负面策略处理错误答案,NFT在数学推理任务上匹配甚至超越了顶尖强化学习算法的表现。研究不仅证明了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在特定条件下的等价性,还展示了如何利用负面反馈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的数学能力,为AI训练方法论开辟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混合推理策略优化(HRPO)的新方法,通过强化学习使大型语言模型能够结合离散标记和连续隐藏表示进行推理。HRPO设计了创新的门控机制,初始时以标记嵌入为主,逐渐增加隐藏状态的比例,并通过强化学习优化这一混合策略。实验表明,HRPO在知识和推理任务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甚至使小型模型达到大型模型的性能,同时展现出跨语言推理等有趣特性。
这项研究介绍了REARANK,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创新列表式推理重排序助手。通过强化学习技术,该模型在排序前先进行明确推理,显著提升了排序性能和可解释性。仅使用179个标注样本训练的REARANK-7B在多个信息检索基准测试中表现卓越,甚至在推理密集型任务上超越了GPT-4。研究证明了结合推理能力与高效排序策略的重要性,为构建更智能的信息检索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WHISTRESS,一种创新的无需对齐的句子重音检测方法,能够识别说话者在语音中强调的关键词语。研究者基于Whisper模型增加了重音检测组件,并创建了TINYSTRESS-15K合成数据集用于训练。实验表明,WHISTRESS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展示了强大的零样本泛化能力。这项技术使语音识别系统不仅能理解"说了什么",还能捕捉"如何说"的细微差别,为人机交互带来更自然的体验。
这项研究提出了"力量提示"方法,使视频生成模型能够响应物理力控制信号。研究团队来自布朗大学和谷歌DeepMind,他们通过设计两种力提示——局部点力和全局风力,让模型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视频。惊人的是,尽管仅使用约15,000个合成训练样本,模型展现出卓越的泛化能力,能够处理不同材质、几何形状和环境下的力学交互。研究还发现模型具有初步的质量理解能力,相同力量对不同质量物体产生不同影响。这一突破为交互式视频生成和直观世界模型提供了新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与西蒙弗雷泽大学联合研发的混合神经-MPM方法实现了实时交互式流体模拟。该方法巧妙结合神经物理学与传统数值求解器,在低时空分辨率下运行神经网络并设置保障机制自动切换到MPM,显著降低计算延迟同时保持高保真度。团队还设计了基于扩散模型的控制器,支持用户通过简单草图直观控制流体行为,为游戏、VR和设计领域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介绍了EgoZero,一种创新的机器人学习系统,能够仅通过Project Aria智能眼镜捕获的人类示范数据,训练出零样本迁移的机器人操作策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形态无关的状态-动作表示方法,使用点集来统一人类和机器人数据,并开发了从原始视觉输入中提取准确3D表示的技术。在没有任何机器人训练数据的情况下,EgoZero在7种真实世界操作任务上实现了70%的成功率,展示了强大的泛化能力,为解决机器人学习中的数据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