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关键字列表
Ai2推出MolmoAct模型:在机器人AI领域挑战英伟达和谷歌

Ai2推出MolmoAct模型:在机器人AI领域挑战英伟达和谷歌

AI2发布开源MolmoAct 7B模型,具备三维空间推理能力,挑战英伟达和谷歌在物理AI领域的地位。该模型能让机器人理解物理世界、规划空间占用并执行动作,任务成功率达72.1%,超越谷歌、微软和英伟达的模型。与传统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不同,MolmoAct通过空间感知令牌实现真正的3D理解,可适应不同机器人形态。

李飞飞挑战硅谷对AGI的痴迷观念

李飞飞挑战硅谷对AGI的痴迷观念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在拉斯维加斯Ai4会议上表达了与Geoffrey Hinton截然不同的AI发展观点。她认为AI应该是人类潜能的合作伙伴,而非需要具备母性保护本能的超级智能体。李飞飞强调,共情、好奇心和责任感应该驱动AI发展,人类决策应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她通过World Labs致力于开发空间智能技术,旨在创建理解和构建三维空间的AI系统,服务于教育、医疗等领域,让AI成为促进人类创造力和学习的工具。

研究发现:新版大语言模型虽基准测试分数更高,但代码漏洞更严重

研究发现:新版大语言模型虽基准测试分数更高,但代码漏洞更严重

SonarSource研究发现,尽管最新大语言模型在编程基准测试中表现更佳,但同时引入了更多严重漏洞和安全风险。研究测试了Claude、GPT-4o、Llama等模型的4400多个Java编程任务,发现所有模型都存在系统性安全意识缺陷。其中Llama 3.2 90B有超过70%的漏洞被评为最高危险等级,Claude Sonnet 4虽功能测试得分最高,但严重漏洞比例比前代增加93%。研究建议对AI生成代码采用"信任但验证"方法。

如何为AI探索构建数据基础设施

如何为AI探索构建数据基础设施

随着AI技术兴起,CIO们需要重新审视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调查显示,研究和实施数据驱动的AI项目已成为IT部门的首要任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可靠且可扩展的数据基础,而非简单地将所有服务迁移到云端。数字化领导者必须设计灵活的架构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多家企业通过统一数据平台实现了信息整合,为AI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企齐聚!阿里云携手牧原、UU跑腿、新开普等豫企共绘数智未来

名企齐聚!阿里云携手牧原、UU跑腿、新开普等豫企共绘数智未来

阿里云AI势能·河南民营企业数智化创新大会在郑州召开。

Liquid AI推出LFM2-VL模型,让智能手机拥有快速视觉AI能力

Liquid AI推出LFM2-VL模型,让智能手机拥有快速视觉AI能力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Google Photos经典搜索功能快速恢复方法:替代Ask Photos生成式AI搜索

Google Photos经典搜索功能快速恢复方法:替代Ask Photos生成式AI搜索

Google Photos推出快速修复方案,允许用户重新启用经典搜索功能,替代此前推出的"Ask Photos" Gemini AI搜索工具。这一调整回应了用户对传统搜索方式的需求,为那些更偏好直接关键词搜索而非AI对话式查询的用户提供了选择。

SiMa.ai发布新一代物理AI系统级芯片正式投产

SiMa.ai发布新一代物理AI系统级芯片正式投产

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SiMa Technologies宣布其第二代系统级芯片平台MLSoC Modalix正式出货,专为多模态物理AI工作负载设计。该芯片可嵌入机器人、工业设备和车辆等设备中,支持运行大语言模型、卷积神经网络等多种AI算法。芯片采用低功耗设计,能在边缘设备上直接处理传感器数据并运行AI模型,无需依赖云端处理,有效降低延迟。

Ai2发布开源AI模型,让机器人在3D空间"规划"动作

Ai2发布开源AI模型,让机器人在3D空间"规划"动作

西雅图AI研究机构Ai2发布MolmoAct 7B,这是首个动作推理模型,能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前进行"思考"和规划。该模型可将自然语言指令转化为3D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通过1800万样本在256个H100芯片上训练完成。在SimPLER基准测试中达到72.1%的任务成功率,超越了谷歌、微软等公司的同类模型。

曾经的小型研究实验室如何助力英伟达成为万亿美元公司

曾经的小型研究实验室如何助力英伟达成为万亿美元公司

2009年,比尔·戴利加入英伟达研究实验室时,该实验室仅有约12名员工,专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光线追踪技术。如今这个实验室已发展至400多人,帮助英伟达从90年代的游戏GPU初创公司转型为价值4万亿美元的AI巨头。目前实验室重点开发机器人和AI技术,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产品中。英伟达在周一发布了面向机器人开发者的新AI模型、库和基础设施,展现了从物理AI到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展。

VS Code发布聊天检查点功能预防AI对话失误

VS Code发布聊天检查点功能预防AI对话失误

微软VS Code 1.103版本推出GitHub Copilot聊天检查点功能,允许开发者在AI聊天互动出现问题时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新版本还包括MCP服务器工具选择器改进、GPT-5支持、AI使用统计、Git工作树支持等功能。尽管VS Code持续强化AI功能,但根据最新StackOverflow调查显示,仍有76.2%的专业开发者使用VS Code,较去年上升2.2%,远超其他编辑器。

AI道德部署实战指南:CIO如何平衡创新与责任

AI道德部署实战指南:CIO如何平衡创新与责任

企业面临着通过AI创造价值的巨大压力,但CIO等IT领导者必须考虑技术的伦理使用和风险管理。忽视这一环节将面临信任和公平性问题,甚至严重损失。随着AI法规不断出台,企业面临罚款和诉讼风险。缓解风险需要定义AI伦理框架,确保统一应用。AI伦理应基于公平、透明、问责和隐私四大原则。企业可借鉴现有框架构建治理体系,需要持续审计和更新。成功实施需要C级高管支持和全员参与。

英伟达将Blackwell GPU引入企业数据中心

英伟达将Blackwell GPU引入企业数据中心

英伟达宣布将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GPU引入标准企业服务器,使更多企业能够使用Blackwell技术处理AI和传统工作负载。思科、戴尔、惠普企业、联想等厂商将在其2U企业服务器系统中提供该GPU。新系统采用x86架构、风冷设计,相比仅使用CPU的系统,性能提升45倍,能效提高18倍,可将数百台CPU系统整合为少量RTX Pro服务器。

首尔AI数据公司Datumo获1550万美元融资,挑战Scale AI

首尔AI数据公司Datumo获1550万美元融资,挑战Scale AI

据麦肯锡报告,多数企业认为自己尚未完全准备好安全负责地使用生成式AI。首尔AI数据标注公司Datumo现专注帮助企业构建更安全的AI系统,提供无需技术专长的测试、监控和改进工具。该公司周一宣布完成155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Salesforce Ventures等,累计融资约2800万美元。公司已服务三星、LG、现代等300多家客户。

英伟达为最小工作站GPU配备Blackwell架构

英伟达为最小工作站GPU配备Blackwell架构

Nvidia在温哥华Siggraph大会上发布了两款小型Blackwell GPU:RTX Pro 4000 SFF和RTX Pro 2000,功耗仅70瓦。RTX 4000 SFF配备8960个CUDA核心,光线追踪性能提升1.7倍,AI性能提升2.5倍,搭载24GB GDDR7显存。RTX Pro 2000拥有4352个CUDA核心,3D建模性能提升1.6倍。两款产品将由戴尔、惠普、联想等厂商集成到OEM系统中。

AI编程工具表现不佳,未来或将迎来重大转机

AI编程工具表现不佳,未来或将迎来重大转机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你的下一位同事可能是具身机器人

你的下一位同事可能是具身机器人

英国林肯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环境,让非专家通过身体演示来训练AI收割机器人。这种技术已在加拿大杂货店和日本便利店试用,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工作形态。虽然能降低危险工作的风险,但也带来就业替代、工资削减等问题。许多低薪工作将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取代,影响移民模式和劳工组织。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将在未来几年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GitHub CEO离任,微软直接接管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CEO离任,微软直接接管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姆克宣布计划离职,微软将不再为其任命继任者,而是将GitHub直接整合到微软CoreAI组织中。多姆克自2021年11月担任CEO职务,他表示将留任至2025年底协助过渡。GitHub年收入达20亿美元,其中Copilot订阅服务贡献了40%的收入增长。未来GitHub将在微软AI平台副总裁阿莎·夏尔马等高管管理下运营,独立性将显著降低。

AI承诺的机遇掩盖了有序替代的现实

AI承诺的机遇掩盖了有序替代的现实

认知迁移正在进行。哈佛大学教授指出AI采用速度极快,可能比工业革命影响大10倍、速度快10倍。一些人已将AI融入工作流程,但更多人面临不确定性和焦虑。尽管AI在软件开发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但技术本身仍存在幻觉、健忘等问题。信任度因地区而异,中国为72%,美国仅32%。这场变革更像是管理性替代而非机遇,许多人发现未来可能没有他们的位置。

负责任的AI始于负责任的领导力

负责任的AI始于负责任的领导力

随着企业竞相采用AI技术,容易只关注技术本身而忽视更关键的问题:我们应该构建什么?这不是工程决策,而是领导力决策。AI伦理不是简单的合规清单,而是必须从高层开始建模并贯穿整个组织的思维方式。负责任的领导者需要问不同的问题,建立跨部门协作,将信任和诚信置于中心。创建负责任的AI文化需要从教育开始,建立清晰的伦理框架,并提供高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