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传统的代码比对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AV-Test.org统计,目前全球恶意程序已超过1100万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处于不断增长中。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安全厂商来说,虽然病毒库不断的更新,但与不断增加的恶意代码相比,差距将越来越大。
当云计算成为业内趋势和厂商竞相追逐对象的时候,近日,相关报道披露了2008年10个最糟糕Web2.0网络故障事件。从这10个网络故障中,笔者发现其中至少有多项就是当今的云计算应用或者与云计算有关。例如亚马逊S3服务的中断、GoogleApps(在线办公应用软件)的中断服务、Gmail服务的中断等。
我现在开始觉得对于云安全的恐惧有点被夸大其词了。原因?因为一个保护数据、应用程序和连接的智能框架已经在那里了。它叫做“加密”。现在正在发展中,并且已接近完善的是一套大家都同意的实施方式和最佳的实践操作。
随着近几年家庭和个人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信息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2008年中旬开始,基于“云安全”架构的安全解决方案开始走进普通大众视野。在去年各大厂商做足概念后,今年云安全将进入全面产品化和推广阶段。但是在云安全”喧嚣“的表面下,又难免隐藏着些许凶险。
当我在阅读各种Blog、IT产业分析以及媒体报导时,我发现到许多矛盾的观点。某些作者认为云端运算较为安全,有些则特别强调新的安全挑战。由于云端的概念目前仍在雏形阶段,因此到处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论点。以下是我最常听到的五大云端运算迷思。
随着云计算的大潮的到来,“云安全”的概念也像袭击全球的酷暑热浪一样,快速升温。然而,这一指向“安全”的概念,给大多数用户带来的却是更强的“不安全”感和困惑。
作为一个概念来说,云计算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很多希望对其界定的尝试最终都失败了。但是,我们又必须使用到它。毕竟,它是存在商业价值的,如果被忽略,就会影响到竞争优势的增加。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将这一新兴技术安全地融合到自身的业务流程中。
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下滑导致各SaaS厂商(ERP、CRM、供应链、BI等)开始倾力宣传SaaS产品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的优势。然而,在你的公司拥抱云环境之前,你需要深入了解些什么呢?
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优点将列入2010年大多数企业IT基础设施讨论中。虚拟化已经证明它能够通过服务器整合和更好地利用资源来节省资金。在整个服务器基础设施、在IT堆栈的其它领域以及在桌面等方面预计将更多地使用虚拟化技术。salesforce.com等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的增长以及IT服务的成功展示了集中的远程计算方法如何还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向用户提供技术资源的方法,帮助云计算赢得企业决策者的接受。但是,随着这个行业开始应用这种新的IT基础设施,虚拟化对IT安全有什么影响呢?
要想建立“云安全”系统,并使之正常运行,需要解决四大问题:第一,需要海量的客户端(云安全探针);第二,需要 专业的反病毒技术和经验;第三,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第四,可以是开放的系统,允许合作伙伴的加入(不涉及用户隐私的情况下或征得用户同意)。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启动了三项咨询服务,目的是帮助公司在云技术使用方面更加安全。这些服务定位于那些希望在云系统建设方面有所动作的公司,或者是让公司现有的云更安全,更高效。
当前,云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安全界的热门话题。随着安全形势的发展,云安全的内涵在不断演变,新技术、新方案不断被整合入云安全的大概念之中。对企业用户而言,伴随全新一代云安全2.0的技术体系逐渐浮出水面,用户自身的安全防御部署也随之出现新的变革:利用云技术,促进终端安全防御已经成为全新的体验。
早在2008年,笔者就预测过在未来会出现分布式安全入侵模式。现在,这个未来已经来临了。仅仅通过价格为17美元的“云”服务,著名安全专家莫克西·马林斯皮克就实现了对WPA和WPA2无线网络预共享密钥的有效入侵。
很多企业,要么已经配置了云计算,要么即将配置云计算。云计算是提高灵活性、减少成本的最新技术。通过提供捆绑、可升级的软件、基础设施、数据存储及通信解决方案,云计算供应商使公司节约了资金、避免了高成本IT承诺、获得了基于所需的有效系统规模,并且可迅速配置最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