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生成文本、图像和代码震惊世界,但2026年将迎来更强大的智能体AI。智能体AI不仅能生成内容,还能独立行动、推理、协作和执行任务,从工具转变为协作伙伴。这一转变将影响网络安全、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并加速机器人技术、神经形态计算和边缘计算的融合发展。
随着AI硬件面临功耗、散热和延迟等挑战,神经形态计算正成为下一代AI的关键技术。中科院最新发布的达尔文猴3芯片展现了这一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神经形态系统模仿人脑的事件驱动机制,在边缘环境中实现超低功耗和实时处理。该技术在医疗诊断、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和物流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有望解决传统GPU架构的能耗和基础设施限制问题。
Sandia国家实验室与SpiNNcloud合作推出的SpiNNaker2类脑超级计算机,依靠48芯片高并行架构及高速SRAM/DRAM通信,无需GPU或内置存储,适用于国防及前沿计算任务。
AI正重塑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商业到国防再到社会政策。AI计算能力与全球影响力息息相关。各国和企业纷纷投资巨额资金建设数据中心,以增强AI实力。预计到2030年AI市场规模将达1.81万亿美元,掌握最佳数据和计算平台的国家将占据优势地位。AI计算力的竞争已成为21世纪全球力量的决定性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