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第二天的APT防御技术论坛中,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特种技术检测处队长曹岳带来“以金融行业为例,漫谈APT防御”的主题分享,其中讲到三个部分:金融安全态势、实例分享及APT的攻防之道。
在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中,大家听了很多关于网络攻击和APT的内容。APT到底哪里最厉害,或者说最具威胁性?来自Arbor Networks亚太区技术总监张泰兴带来了题为“网络安全缺口”的主题演讲。
我们非常熟悉僵尸网络,说不准谁家里的电脑就是肉鸡,就是某个僵尸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僵尸网络在目前的状态下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可能会有更大范围的普及。
在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第二天的APT防御技术论坛中, 来自Rapid7亚洲区技术总监Philippe Alcoy给我们带来了“向攻击者一样思考”主题演讲。其中分别为我们分享了从过去20年到今天,以及未来APT攻击的前世今生。
现今威胁有新的形式,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来自360企业安全产品总监韩志立先生也现身APT防御技术论坛,给我们带来了“APT攻击检测面面观”的主题演讲。
在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的第二天上午9点,APT防御技术论坛如期开始,吸引了大量的APT专家和其他嘉宾。。开场的短片,也让大家了解到APT如果类比于人的话,其实是一个人的长期安全状态的缩写。
斯诺登事件后,网络安全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不仅国家之间的网路安全对抗剑拔弩张,企业和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多地遭遇到了各种网络攻击、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犯罪,网络安全人才由此炙手可热。
如今国内“all in one”的安全防护服务覆盖面广,但是针对性和攻防能力也随之减弱。在美国硅谷,一些新兴安全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安全厂商长期形成的安全防御模式形成了冲击,他们选择主攻安全领域的某一个环节,力求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
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 201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亚太地区互联网安全行业的饕餮盛宴,本届ISC吸引了数百位国内外顶级信息安全专家出席。在上午的开幕大会进行的同时,热闹非凡的展会于上午11拉开了帷幕。
互联网安全大会2012今日在京举行,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云晓春发表主题演讲。云晓春表示,我国目前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导致网络犯罪成本较低。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DNS自身的创新及发展(如智能DNS、国际化域名等),DNS遭遇攻击以后影响范围逐渐从单个区域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直接影响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可影响整个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以及公共利益。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网贷、众筹等新概念的崛起,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而火热的P2P平台由于采用网络运行模式,格外受到黑客的“青睐”。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乌云作为白帽社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在本届安全峰会中,邀请到社区中顶尖的白帽子和企业防御体系最佳实践者,共同探讨了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
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45年。在45年间,互联网一次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互联网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扰。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办公体验。然而愈加模糊的网络边界,以及不断涌现的0day、APT、未知威胁等新型攻击,让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威胁。
网络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造福了民众,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与此同时,网络犯罪、网络窃密、网络病毒等问题频繁发生,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今年上半年,绿盟科技发布了《工业控制系统及其安全性研究报告》,着重说明了工控安全存在哪些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工控安全生态环境模型。
近期美国政府机构及商业部门频频遭受网络攻击,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说法,现在政府的每个部门有可能是黑客攻击对象,这就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建立“前所未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护经济利益免受网络敌人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