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技术洞察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网络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网络安全的重点正逐步转向保障人工智能的安全,实现业务转型并加强企业机构的韧性。
商业与技术洞察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2025年Gartner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AI智能体和AI就绪型数据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两项技术。这两项技术在今年受到高度关注,伴随着大胆预测和预期性承诺来到期望膨胀期。
2024年,中国的公有云支出增长了21.8%,预计到2028年这一领域的支出将增加至1120亿美元。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公有云解决方案来推动创新和敏捷性,他们也遇到了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代价高昂的错误,引发业务部内的投诉和问题升级。
对于绝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将AI的潜力转化为实在的生产力,是一个要打通数据、重塑流程、平衡投入产出的漫长过程。许磊将这个过程定义为“产业重塑”。
Gartner预测到2027年末,超过40%的代理型AI项目将因成本不断攀升、商业价值不明确或风险控制不足而被取消。
多模态GenAI模型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位于“Gartner新兴技术影响力雷达图:GenAI”的中心。产品负责人必须就投资这些新兴GenAI技术做出关键性决策,从而帮助客户创造前所未有的业务价值。”
Gartner一项新调查显示,45%具备高人工智能(AI)成熟度企业的领导者表示,其AI项目已持续运转三年以上,以确保长期产生影响和价值。而在AI成熟度较低的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20%。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AI)十大趋势。企业不应流连于夸大其词的宣传或陷入到过度炒作所带来的恐惧中,而是应该关注AI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际的经济效益以及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在创新、竞争性定价和战略投资的推动下,中国企业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化扩张虽然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但多元文化背景的员工队伍也增加了管理复杂性。
AI智能体(AI Agent)也被称为代理型AI。这项技术正在引发巨大的热潮,是突破AI功能极限、深入改变企业运营与竞争方式的新一代AI解决方案。
Gartner预测,到2030年,守护代理(Guardian Agent)技术将在代理型人工智能(AI)市场中占据至少10%至15%的份额。
Gartner正看到AI计算正在不断演进、AI算力问题=新机会、迎接强大的边缘AI三大颠覆性变革。
Gartner 2025大中华区高管交流大会于近日盛大召开, Gartner 发布最新研究,阐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如何改变行业实践,推动企业软件从“辅助工具”迈向“智能代理”的根本性转变。GenAI将彻底重塑企业应用的目的、功能以及人机交互方式。
Gartner 2025大中华区高管交流大会于近日盛大召开,Gartner 发布最新研究,仅靠技术堆砌难以释放 人工智能(AI) 潜能,企业要想扩大业务影响,首要任务是建立一支 AI 就绪型员工队伍。
Gartner预测,到2026年,75%的全球500强企业将采用决策智能实践,包括对决策进行记录以实施后续分析。到2027年,50%的业务决策将通过用于决策智能的AI智能体得到增强或实现自动化。
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达127亿美元,超出预期指引,产品业务营收为118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营收同比增长8%。
4月14日,IDC发布《中国软件定义存储 (SDS) 及超融合存储 (HCI) 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Q4》。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超融合整体系统市场规模达到 153.70 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实现3.7%增长。
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支出将达到 6440 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