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科技推出Dragonwing Q-6690处理器,声称这是全球首款完全集成超高频射频识别功能的企业移动处理器。该处理器支持多种设备形态,内置5G、Wi-Fi 7、蓝牙6.0等连接技术,集成RFID功能可免除外部读取模块,实现更小巧高效的设备设计。产品采用软件可配置功能包,支持空中升级,主要面向零售、物流和工业应用的门禁控制、资产跟踪、库存管理等场景。
随着现代AI技术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出新要求,"AI数据中心"一词使用日益频繁。然而,这一术语的定义仍不清晰,AI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并不明显。AI数据中心通常具备更大容量、GPU加速硬件、优化网络设备、高效冷却系统等特征,但这些特性并非AI独有。与其投资专门的AI设施,企业或许应考虑改造现有数据中心来支持AI工作负载。
企业现在最紧迫的议题不再是单纯的功能完善,而是如何缩短“上市时间”。 因此,Creo 12的全部发力点,都聚焦在帮助工程师以更智能、更快速工作这件事上。
“老朋友们,在这里能见到,非常高兴,好久不见。”陈航一袭黑衣,开场白简单亲切,距离他回归钉钉,仅过去了四个月。这短短的120天,他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在以一种“战时状态”做高强度的筹备,只为在钉钉十周岁生日这天,交出或许能定义下一个十年的答卷。
8月25日,盼了好久的“NVIDIA Jetson Thor”终于发售了!
8月22日,NVIDIA针对"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发布的Spectrum-XGS以太网!
电力系统作为核心承载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UPS(不间断电源)作为保障电力连续性与安全性的关键设备,其角色与技术形态亦需随之演进。
在谷歌亚太区全球商务拓展副总裁Karen Teo看来,这股创新脉搏,也能从过去一年中国开发者在全球市场两条最醒目的增长曲线看出:一条是“短剧”,另一条是“AI应用”。
当Google用AI为开发者减去了重复的编码、用全球化平台减去了出海的壁垒、用完善的生态减去了开发的繁琐,开发者被解放的,不仅是生产力,更是创造力。
拉各斯、华沙和迪拜等城市成为托管服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和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扩张速度超过传统数据中心热点。Synergy Research数据显示,虽然前十大成熟市场占托管业务41%份额,但其年增长率仅8%,而二三线市场增长率达12%-17%。北弗吉尼亚、北京、上海、伦敦等仍居前十,但新兴市场如华沙、迪拜、拉各斯等增长迅猛。传统热点地区面临电力供应、地产资源限制,推动业务向邻近地区扩散。
Cloudera的技术实践,折射出当下企业数据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命题,更体现出四层境界的思考。
Meta平台公司选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资本为其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地区的数据中心扩建项目提供290亿美元融资。其中,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将主导26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部分,Blue Owl提供30亿美元股权投资。该项目将加速Meta的人工智能开发,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将需要6.7万亿美元投资以满足计算需求。
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门项目旨在全球建设AI数据中心网络,但目前进展缓慢。主要支持者软银集团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由于选址困难,项目推进"比预期慢"。该项目成员包括甲骨文、英伟达和OpenAI等公司。后藤芳光认为一旦确定物理设计和资金安排,项目将加速推进,并预计能在五年内完成5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当前,破解AI规模化的关键,在于破解三大难题:如何构建可复制、可验证的系统性落地路径;如何通过场景实证实现企业到行业的跃迁曲线;如何借助开放协同,激活更具生命力的AI产业生态。
施耐德电气携EcoStruxure(TM) Building GPT亮相WAI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