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合作伙伴,早上好,欢迎光临vForum2014与我们一起开启纵横无限之旅。首先请VMware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先生为大会致辞。有请宋家瑜先生。
宋家瑜:各位贵宾早上好!请允许我代表VMware公司中国VMware公司管理大家来参加2014年我们的用户大会。在座有很多都是我们的用户大会的老朋友,我相信也有一些新的朋友,可是各位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在每一天里面都非常珍惜各位对我们的支持和对我们的批评、对我们的关心,所以在今天大会里面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分享,就像我们的主题一样。
特别谢谢,VMware的成功绝对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天有一个非常非常强大、健全,符合客户伙伴们需求的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里面的伙伴们,他平常跟我们一样致力于去支持各位的需求,同样在今天的大会里面我们也希望特别谢谢他们,包括了在我们四位钻石级的赞助商,戴尔公司、EMC公司、联想公司以及我们的趋势科技,以及另外我们有7家的白金级的赞助商,以及9家金牌赞助商,还有12家的银牌赞助商,这边也特别在此利用这个机会谢谢他们平常的支持,以及今天对大会的支持。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相信在这边很多我们的老朋友都看过我们在过去也跟大家分享的最新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其实让我们都感受到很多很多的冲击,甚至在不久之前,在这上面没有看到的一个数据,在几天前看到了IMF他们公布的对全球经济的评估。大家也了解到,过去有很多的评估说中国的崛起,中国的GDP可能是会在2030年的时候超过美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GDP。可是IMF报告里面提到,他用市值的购买力去做了均衡以后,甚至在今年整个中国就超过了美国,变成一个最大的经济体。当然这是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整个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的影响。同样在这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区目前移动手机的用户已经是12亿,昨天正好跟我们的CEO有机会跟整个中国移动的一些客户在一起做探讨的时候,他们也提到,他们现在整个手机的用户已经接近8亿。当时实际上我们就开了一个玩笑,美国这样一个经济体他的人口才3亿,所以我们光手机用户可能已经是他的2、3倍。
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数据都显示出现在世界的变化非常快,当然带来的挑战也非常之多。我们的客户不管你是哪一个,你是政府单位也好,你是事业单位也好,你是金融业也好,服务业也好,运输业也好,你都面临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挑战,现在大家也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大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答案。就好像我们跑进去一个迷宫,希望有这样一个导引的地图,帮助我找出迷宫,使我顺顺利利到达重点。
现在越来越多人谈到这是一个数据爆发的时代,可到底哪些数据对我们是有关联的,有用的,怎么去做这件事情。云计算,从云计算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甚至包括云计算虚拟基础化,这也是整个VMware公司我们起家的最关注的一个价值。云计算、虚拟化可能带给我的最大的效益是成本上的一些节约,可是现在越来越发现进一步带给我们的是怎么样支持我这个企业创新,在市场上可以跟其他的竞争对手我能够领先人家一步,怎么样使用云计算技术。甚至我们谈到现在移动设备的普及,最近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中国现在也正在崛起,我们有这么多移动人口的同时,自然它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生态环境,让不管是一些跨国公司,或者中国本土崛起的一些非常好的公司,怎么样出来各式各样设备的同时,也出来各式各样的应用。从消费者应用现在已经进入到企业级的应用,到了企业级应用的时候怎么样来管理这样的环境。
最近我跟一些企业的伙伴和领导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说到过去的日子很单纯,我只要管好我企业内部的事情就可以了,现在不光是我的员工,甚至我的老板,他们常常在各地出差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设备。今天是这个设备,明天换另外一个设备,我怎么样提供他所需要的这些企业级的应用或者数据的服务,同时又维持安全合规。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现在的工作真的是比以前难处多很多,烦恼也多很多,怎么办。
谈到社交网络,大家不可否认我们过去习惯在企业里工作的时候,就像我自己过去我们使用的都是企业级的所谓电邮系统。大家想想看,最近你跟员工的沟通是不是都开始用微信沟通。如果把企业级所谓的沟通的信息、数据或者是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放在微信上面的时候,大家到底有没有一些安全的顾虑。虽然我们相信整个腾讯也是非常注重数据的保障隐私安全的,可到底这个是不是一个可靠的。尤其最近已经发生过的,大家已经看到到,甚至最近苹果的iCloud在美国好莱坞引起的轩然大波,一起影星私密的照片,被人家的截取。这些事情当我们习惯用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又回到我们怎么样需要一些企业级的合规安全这样的事情。
在我们的CIO心里都在想这些事情。接下来谈到的是很多传统的IT,大家过去也了解这些IT经过多少年的演变,经过多大的投资,还有多少人的努力,让它非常非常的安全顺利的每天在运营。可是现在感觉上它好像对于这些新的需求的敏捷性的要求,或者是一些新的方向,像我们刚刚谈到这些大的变化的时候,它是不是还能再满足这些事情。甚至包括我们的一些IT的支持能力,我最近碰到一个人,他说正好用的是另外一个很大公司的非常好的一个大型的主机的设备,指的就是IBM公司。他说这样的一个主机对我们这样一个金融环境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现在开始担忧的是好像找不到技术的支持人员,现在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什么人愿意学这样的一个技术。这个设备其实的确很可靠,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投资,可是接下来我要支持这样的,包括厂商,包括我自己的技术人员,除了这些老人以外,好像感觉说新人是接不上来了,也的确是。因为一些学生我跟他们聊的时候,他们现在更关注的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技术,更希望投入新的技术,在新的技术里面这件事情我们怎么办。所以对于CIO来讲这也是一个挑战,当然随着IT运算的使用化更有效率,他也许多做更多的考量。
还有我们现有的系统,即使我开始做云,最近我听到很多的客户谈到说他们感觉很大的一个冲击,就是看到了包括像亚马逊也进入中国,甚至阿里云最近有很多很多的跟客户的交流,使他们的云可以做到多大多大。我常常听到阿里云在介绍的时候谈到说他们在双十一的时候可以去处理这么大的量,所以任何一个企业你的量都不可能这么大,他们常常还讲到很多的数据去笔划,说双十一的时候他们是世界银行最大总和的几倍。当这些客户他们看完阿里的时候,他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的确感觉他们的技术上有很多的创新,可以发现它的这些架构还是不符合企业里面的合规安全的规定。因为对阿里来讲他不太了解企业本身传统的所谓管理上面的机制,以及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能突破的。
对客户来讲一方面我想要用到这个技术,想要用到云,想要享受它的便捷性,可是现有的业务也需要兼顾,比着我只能选择一个,留下现在的架构继续往上走,还是走向新的公共云的架构,比着我二选一,还是我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可以兼具二者之长,避开二之短。我要怎么按部就班去做,有没有人可以把这样一个蓝图帮我规划出来,甚至跟我一样保驾护航,能让我这样一路走下去,一步一步,不管是2年的时间也好,能够帮他完全达到一个云的境界。
甚至在这个问题上面,我们继续谈的是为什么这些客户在过去投资里面,在这一拨里面没有发现完全像过去几拨趋势里面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提前规划,甚至按部事实。好像这些公司都帮助我们客户伙伴一步一步走过那些趋势的变化,为什么这拨里面感觉上好像不是这样。我们那天做了进一步研讨的时候说到,这一拨的发动者不再是这些大的IT公司,他可能是来自于像Google这样的公司,来自于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是一些比较颠覆型的技术,它彻底颠覆了传统在IT里面的观念。谈到整个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时候,进一步颠覆掉了过去以硬件来主导的数据中心,现在软件主导数据中心的时代来临了。
商业模式方面的变化,像亚马逊、阿里云这样的公共模式,他强调的是我按照你的需要来给你提供服务,按照你的需要我随时可以改变,随时收不同的费用。这样的模式可能在传统的IT厂商跟传统的客户之间,甚至跟我们的一些伙伴们之间,不是这样的模式。所以在双重巨大变化的时候,实际上一些传统的IT公司现在变成是一个很被动的,提供给我们客户一些解决方案,他们也在非常努力的做这件事情,他们自己也在回答这样的事情。
不久前我跟IBM好朋友了解的时候,IBM为什么不是自己去建一个云,就是他体会到这样的事情,是在本身自己的架构上开发,还是找到现有的公司收购,最后他们做的是后面的决定,他们去买了这样的公司,但是二者之间怎么融合也是他们现在必须去想的事情。我们发现很多客户有这样的问题。
接下来谈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常常我们的客户说终于听VMware说你们要把这件事情讲清楚,未来的走向我应该怎么去部署。哪些东西要继续留在我们的私有云里面,比如说灾备将来是不是可以在云里面做,数据可不可以在云里面做灾备,很快就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但怎么仍然维持我的私有云是一个双向的。因为他们现在感觉到公有云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今天把我的应用或者数据移到公有云的时候我是移不回来了,我移到亚马逊、移到阿里回来就很困难了,因为它跟我内部的架构是不一样的,回来要经过很大的工夫。移过去的时候要经过一定的工夫,把我的应用进行改造,移回来也需要工夫,所以能不能出来一个混合云可以是双向的,可以进出我的企业,我可以决定在我的私有云跑,我也可以由于我的需求临时或者比较长的时间在公有云里面跑,可是需要的时候我又可以回来,能够做到真正的双向的混合云,而不是单向的选择。又回到我是不是可以兼具二者之长,而不是逼着我只能选择一边。
开源里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慢慢的在成熟,第一,VMware跟整个openstack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我们是合作,彼此之间有一些重叠的关系。大家如果不知道,VMware对openstack是很重要的厂商,很多在openstack SDN的技术都是由我们的NSS提供的。希望待会儿的主题演讲也可以带给大家进一步的答案,怎么解惑这件事情,可以兼具二者之长,不是逼着我们去选边。
其实这对CIO是一件好的事情,从过去你可能是一个服务的对象,现在变成你去引领企业改造创新里面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最近拜访一个客户的时候,他也提到他现在的任务已经改变了,他已经不光是CIO,他被他的老板任命是两个CIO。
这是我们跟IDC经过很长时间去做的调研,有一些巨大的所谓的在财务上面的效益,可是我现在希望强调的是传统上面大家认为很多的效益是来自于成本的节约,我现在想带给大家另外一个观点,效益的创造代表的是你投资上面的重分配,以及避免未来不必要的投资。最近跟一些客户实际合作的项目里面,过去一些客户对于同样一个应用,比如一些政府的应用行业应用,他们在过去的架构里面使用的是非常好的小型机的架构,用了很好的数据库,用了一些中间件做,可能一个项目下来是2000万。实际上也通过一些本地很有能力的SI去做,通常这个项目下来厂商所需要的费用是1500万,我们的SI在去做一些服务的时候是500万。我们有非常多的实证,发现我们完全用苹果对苹果的方式带过去的时候,完全不影响企业运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同样业务数据支撑的要求到一个云的架构里面,实际上整个厂商的硬件软件费用忽然一下从1500万掉到800万。当然对于这些SI他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他可能提供800甚至1000万的服务,但对客户来讲仍然有200到400万的节省,他这个费用就可以做别的创新的投资。
在这些案例里面我们发现甚至可以把他们的效益做的更好,这是过去很多我们的客户,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些同事们伙伴们,没做之前还真的不太相信,可是做完以后我们已经在很多的实证里面看到我们的客户在现身说法,效益可以提高10倍,甚至50倍。这就是新的技术突破,带来的方方面面的直接间接的效益,带给我们客户的一些好处。
所以再一次谈到在CIO变化的时候,我们IT组织定位的变化,从过去所谓的成本中心慢慢变成服务的供应商,以至于后来变成跟企业业务的合作伙伴。他了解趋势里面怎么调整他现有的架构去符合整个企业的变化,所以云为什么现在变得越来越关键,变成每个企业CIO必须想出来他自己本身云的战略是什么,它的云的蓝图是什么。所以我想很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会里面,我不敢说我们会提出来大家所有问题的答案,可是我有非常强的信心,在各位嘉宾,你参加完今天不管是我们的大会的演讲,以及包括我们分会场里面的一些分享,以及明天的很重要的一些技术的讲座里面,大家会看到很多,包括VMware跟我们所有生态环境伙伴合作提供给各位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甚至一些客户的实证。
第一,我们强调的是合的力量。我们不再是所谓或,我们先谈合,你不需要再被逼的要去选边,你可以兼具过去所有投资里面所享受到的企业级的合规、安全,所有的管理,同时你又可以兼具新的技术里面所有的敏捷性,它的弹性以及带来的效益。
第二,我们会跟大家进一步阐述VMware三大战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里面,我们怎么进一步让我们的客户看到这个已经不再是一个远景,它是一个真正的愿景,而且也在今天就可以实施了。
第三,混合云。现在很多客户都想知道怎么样有一个双向混合云,这样一件事情已经可以落地到中国,我们会和我们的很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电信一起跟大家分享。我在移动运算的平台是什么,VMware怎么样跟我们的伙伴一起打造一个最符合客户所需要,仍然兼具企业本身安全、合规、可控性,同时我又可以服务我的客户的需求跟移动需求。
很多的客户在过去有大量的投资,尤其中国市场是很特别的,我自己在中国市场20年,之前是在IBM公司,也看过整个中国市场的一些关键的业务发展。非常特别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里面,相对国外比较大的市场经济体,在IBM主机的很重要的时代里面,可能有一些不管主观客观原因,反而使用的不是特别多。今天中国在这里面实际IBM主机客户的数目甚至跟台湾差不多,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经济体,在一般的情况下应该不是这个比例,虽然中国主机的客户是非常大的客户,甚至全球都是IBM非常大的客户,在这些大银行里面。可是中国是一个以小型机为主的去做关键业务的市场,在过去20年里发挥了很关键的因素,我自己有一阵子也是IBM小型机的负责人,为什么这个时代过去了。有些人知道我过去负责IBM小型机问我为什么这几个季度看到IBM小型机全球的营收都在下降,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我还要继续去关注的。以前我碰到一个很重要的医院的客户,他问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3年前做了一个选择,用了IBM的小型机,根据你现在讲的,是不是我那个时候做错决定了,我说院长你一点都没有做错决定,那个时候你可能是做了一个最好的决定,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变化了。经过3年半的时间,现在这些技术成熟的时候,很多关键的业务已经不再需要这样去支持。
回到我前面讲的客户实际已经在做的事情,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这两天里面,可以看到我们向大家实际展示的新一代的平台,兼具到你所想到的安全可靠,甚至有更好的效率。可是在投资的经济效益上你可以发挥的更,同时还兼具一个可以跨入到云的时代,而不是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好,但是是处于它自己专属的这样一个环境。
最后在我结语之前,我还是谈最后这张图。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在20年前,很多技术过来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是完全去接受,而不经过任何的要求我们就去用它来做,那个时代可能是一件对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很多我们自己的需求,也不再是国外进来的东西可以完全满足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产业有很多的变化,有很多中国特色出来。所以VMware也是非常理解这样一个趋势,我也非常谢谢总部,包括今天来的我们总裁的支持。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们已经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的VMware公司,而不是VMware在中国。我们的市场团队、研发团队都是致力于去了解中国的需求,我们甚至跟中国的伙伴合作。大家可以看得到,在陆续的几年里我们有非常多重要的宣布,我们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市场特色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这边我也小小的卖一个关子,在接下来的演讲里面大家会听到我们的总裁跟大家进一步的分享。VMware怎么走入下一个阶段,来继续支持中国市场的需求,真正的更进一步的把所谓中国的VMware公司发挥到另外一个阶段。所以再一次我想代表我们VMware公司的同仁,以及包括我们很多很重要的伙伴,谢谢各位嘉宾,包括今天在现场我们会有几千人的嘉宾,以及在线上可能将近有万人的嘉宾参加我们今天的盛会。各位对我们的关注,对我们的支持,甚至批评指导,永远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你们的成功才是我们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再一次的希望在这两天盛会里面,大家可以好好的在这里面第一时间听到一些分享,更重要的是一些交流。各位有任何的反馈,我们也提供很多线上的反馈,以及线上有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同事,希望亲耳听到你们对我们的一些反馈。最后还是要谢谢各位的来临,希望各位在今天以及明天都会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得到你们想要知道
主持人:谢谢宋家瑜先生的精彩演讲。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先生为大家带来今天的主题演讲,实现软件定义的企业。有请帕特·基辛格。
帕特·基辛格:各位早晨好,来到北京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是我来中国三次以上了,非常高兴中国的一些创新和能量,在中国有很多的机会,感谢各位光临,能够参加我们今天这样的活动。
一开始的时候我想更加广泛的看一看我们现在生活的情况,以及技术对于包括社交以及政府架构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变化越来越大的世界,教育、零售,包括交通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曾经是我们去学习技术的地方,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教育,媒体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了行业的变化,交通运输业也在通过自主驾驶的汽车进行定义。在美国重新定义着出租车,也包括交通这个整体行业的变化,包括一些新的创新,包括比特币带来的货币的变化。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不再是由简单的物理资产去定义,越来越多的是由不断的变化的资产数字的世界加以定义的。
这也是在改变着我们对企业的概念,这样的竞争以前是不可预测的,以前的资产也是可以被控制、被掌控的。已经不再是物理的资产,现在更多的取决于云的崛起和颠覆性的资产造成的。这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世界,有一些什么障碍?传统的观点主要是孤岛式的,这些应用要转换成基于云的环境,IT经常是一些开发人员的环境。确实有很多的问题,我是不是能够驻地来做,或者通过外部来做,到底是通过自己的内部来做,还是外部来做,有很多运营的问题,完整性的问题,安全的问题,可伸缩性的问题,还有自助式的问题弹性的问题。当我们看这些因素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两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不是A或B,而是我们能不能鱼和熊掌兼得,就是这样一个兼得的概念。这样我们才能够去征服这样一种挑战。
VMware就能够为你提供兼得这样一个巨大的威力,我既可以做传统应用,也可以做云计算原生应用,我们也可以有安全性,同时让你兼得弹性和自助式服务。这就是新老世界IT的兼得,这样二者都能够获得合的强大威力。我们就是连接新旧世界的桥梁。当我们在谈这样一个全新的IT世界的时候,它具有四大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流体的。因为行业在我们的眼前变得更具有流动性,有更大的变化。同时还是即时的,我们看到云的实力可以快速的部署,同时也必须是安全的、可靠的。我们知道信息在什么地方如何被管理,同时它也能够提供选择性,不需要折中。我们认为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推动的四大关键。
VMware我们就是能够为大家提供这样的四大支撑,帮助客户去打造新的IT基础设施。为什么我们要打造IT基础设施,最基本点就是使其能够应用,为了推动下一代的应用不断的诞生。我们在打造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以软件来推动的基础设施能够让我们去运营这些新的应用,这就是我们战略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光是支持客户驻地的,也是支持客户驻地之外的技术,这就是我们谈到的混合云,也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能够共同运转。
我们从基础设施向设备提供支持、管理和运营,去交付部署这些应用给用户,把这些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VMware的三大战略。这就是我们通向软件定义企业的道路。
首先看一下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有四大组建,来看一下我们的数据中心是如何被打造和运营的,首先是计算。这就是VMware很好的传承,我们的开始就是把计算的部分进行虚拟化,我们有业界领先广泛部署的一系列的虚拟化的产品,我们同时还要把所有的应用去虚拟化。不光是应用的虚拟化,现在还要把网络虚拟化。今天很多情况下敏捷性、效率性的障碍就变成网络了,所以VMware就要实现未来的虚拟化网络,还有存储自动的以策略为推动的存储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把它匹配起来。最后是统一的管理平台,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云的环境下所有的工作必须是自动化,必须把人从流程中抽取出来,这样我们有更多的能力去部署资源更应用。这四大部分,计算、网络、管理、存储就代表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一是今天发布的VMwarevCloud5.8套件,能够让我们不光部署应用,而且自动的去部署灾备和应用的保护策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目前VMwarevSphere6.0是测试版,还有完全虚拟化CPU的容错。同时我们把世界一流的虚拟化平台让它更加的精良。同时还有下一代的存储技术Virtual Volumes和Virtual SAN2.0,以及集群的完善,硬件兼容性得到了提升,还有克隆等数据服务都得到了丰富。现在我们能够更好的支持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存储虚拟化的部分。同时我们看到这些进步是非常巨大的,这是我们在计算虚拟化每一个部分得到的提升。
我们知道管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来去打造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通过管控层进行可视,也就是系统化层。因此我们看到最大的一个发展力是在VMware公司管理方面的战略,IDC把VMware评为云管理软件,在行业是第一位的,可以说我们远超第二名和第三名。也让客户更好的看到了完整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力量和优势。
我非常高兴在这里发布Vrealize Suite,这是新的云管理的平台,我们把所有的组建放到一个统一的品牌之下。在此之下就是云的自动化,云的运营和业务,客户在寻找一个异构的管理平台。因为他们决定了云的管理要支持环境的所有的部分,甚至是一些非常忠实的VMware的客户,他们也有其他的一些环境还没有被虚拟化,他们可能买了其他的平台,我们需要去支持他们。我们必须有物理、虚拟和多云的支持,是我们的管理平台能力中必须有的,它必须支持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管理,我们有管理工具去提供。同时它也支持传统的应用,二级和三级的应用,以及未来的云应用。这些都是由我们全面的基础设施管理套件去支持的。
我们非常高兴的能够不光让你驻地使用这些软件,还可以订购软件即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同时我们非常高兴的发布下一代的vRealize Operations6.0,功能非常的丰富,它能够实现云的自动化。今天的IT针对传统的应用和未来的IT针对方便于开发者和云的环境,这是我们要弥合的鸿沟,所以我们推出vRealize CodeStream,开发、测试、生产整个环节都实现自动。
当我们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在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他们很高兴,觉得很有吸引力,他们看到了全集成的软件来去管理自己的基础设施,他们觉得非常好。但是他们想现在就去快速的部署,我想很快的就实现这样一个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愿景。可能我们可以说服客户只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说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价值,但是要去部署这个挑战更大,所以我们如何来加速这样一个历程,让客户来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通常这个过程非常的复杂,我们有第一代平台融合的系统,但是随着X86超级融合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比起来成本更低,复杂性更低,而运营可以被验证,我们把它称为下一代的眼镜。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基础进一步的演进,我们叫做超融合基础架构,它是一个单一的集成解决方案,能够快速的让客户去构建和部署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我们称为VMwareEVO,捆绑式集成的应用,我们与OEM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全集成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就是EVO的概念。我们非常高兴的宣布第一个EVO家族的成员,也就是EVORAIL,针对中档应用,让EVO可以在15分钟以内上线。运营成本非常的经济,能够用于大概100台虚机,数字可以增加4倍。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的硬件,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合作在市场中进行方案的交付,因为我们的软件是预集成的,捆绑应用的,是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做的,非常高兴有8家公司与我们共同交付EVO RAIL。像富士通、惠普……在中国尤其是我们非常高兴的是能够与浪潮合作,感谢浪潮加入我们去交付业界一流的超融合基础设施给中国的市场。
这是属于一体机层次的,属于终端市场,是属于大哥级的,它是属于云层次的同样的软件定义数据的基础中心。同样的EVO概念,但是是在云的层面来做,它的设计的目的EVO RACK,可以实现完整的数据中心,以规模化的形式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部署完,也是我们EVO家族的第二个成员。
除了核心的软件组建之外,我们还更好的推动硬件部分的标准化,通过OCP免费获得,这是我们的核心机制,期待这个平台能够在明年上半年上市。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有第二个EVO成员的发布,在全球我们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也有合作伙伴来提供真正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系统级别产品的交付。
非常明确的一个需求,目前的基础设施我们经常把它看作比如说一个IT的环境,或者是一个测试开发的环境,但问题是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环境合二为一吗?这确实就是VMware集成的openstack所提供的,就是把业界一流广泛流行的组建VMware的部分,有开放的业界接口在此之上,这样开发人员能够以编程的方式设立基础设施,IT仍然能够以可控可管理的方式去管理,不是选其一,而是兼得的概念。目前我们是VMware integrated openstack,我们现在正在跟业界合作,把IT的环境和测试开发的环境合二为一,我们需要CIO点头说可以。我们刚刚发布与CSC的世界一流的系统集成商合作,CSC将与VMware一起实现VMware+openstack,对自己的公司实现云安全的管理,同时又更加敏捷的快速的部署。
通过openstack API使开发者快速的向下一代云的迈进,我们把它称为没有颠覆的选择。我们看到目前业界第二种观点或者看法,就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我们可以有一个VMware虚机,通过新的包装、部署、应用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容易的部署,但是你仍然需要隔离、分开、管理、安全,这是VMware技术去支持的,也是VMware打造和运营的。我们有技术可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容易的去部署。因此我们非常高兴的发布所有应用的一个通用平台,VMware与docker、Google、Pivotal合作交付一个通用的平台,不需要性能折中,通过高性能、可伸缩、安全可控的方式来支持。
我们可以有开放的API,所有这些都是在通用的ESS、NSS技术组建基础之上去提供的,所有这些都不需要有颠覆性,也不需要去折中。正如我一开始介绍的,网络在很多方面成为了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部署的一个瓶颈,对于我来说在各个领域VMware所做的各个领域,也许这就是最令人兴奋,最有吸引力的一个网络虚拟化的领域。
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些挑战,客户们需要更好的速度,有更好的易配置的服务,他们需要有更好的经济性,从一个网络架构中来获得。他们还急需解决安全性,这三个原因,速度、经济性、安全性来说,也正是我们努力去做的,通过VMware的NSX技术去实现。
看一下数据中心的内部,有设备的机架、服务器,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去连接。在此基础上还有虚拟机,我们把计算的基础架构虚拟化,运行虚拟的交换机,覆盖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我们去创建一个VM进行计算,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就像虚拟机一样,在虚拟的网络里面包含所有的特性和功能,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等所有跟虚拟网络相关的。这样一个虚拟的网络能够移动,能够删除,能够存储。就像我们这样一个虚拟机器的特性一样。
这样一种概念,虚拟的网络,有很大的发展势头,有超过250个客户去消费和采购NSX的技术。Gartner把我们看作第一大厂商,我们有40多个合作伙伴提供交付14个解决方案,VMware处在一个领导的地位。行业参与者也看到了这种好处,构建一个虚拟网络的生态系统。
像我们一开始说的一样,安全性也是我们巨大的一个特性,人们在去寻找的,在他们应对虚拟的挑战当中所看到的。我们认为NSX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去解决安全问题,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加以解决。看一下我们NSX支出的情况,我们通常是一个比较平缓的支出,从每年的3%左右的增长,根据IDC的调查。安全的投入花费的更多,整个行业是二位数的增长,唯一比安全的支出增长快的是关于安全违规的一些损失,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们要花更多的钱却永远跟不上它。我们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这是早晨吃的煎蛋,可以补充更多的蛋白质,我们的数据中心,把保护的机制放在边缘上。外面硬一点,内容是非常软的,是稀的,这就是我们数据中心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是我们网络安全今天所面对的,从基础架构上来说,在边缘上外面这一层我们要开发很多的机制放在数据中心里。当坏孩子进来的时候他发现每一个门都是锁上的,当他进去以后他们无法接触到任何一种高价值的资产。安全是放在外壳上,非常稀的软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分布在数据中心里,进行细分,让每一个界限,每一个虚拟机器,每一个应用都加上这样安全的机制,是完全分布在我们的数据中心里面的。这个概念就叫做细分和微分,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网络安全性能够进入到新的一代的技术。
我们讲了关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再看看终端用户计算。设想一下终端用户计算的时候VMware在这方面专注于一种战略,我们有这样一些新的战略,改善了我们执行的质量,也部署了大量的新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收购了一些新的技术。很显然我们现在已经被看成是我们有巨大的发展势头的终端计算的领域里。我们还有一些新的合作伙伴,跟SAP、HP的合作,我们还会发布一些新的收购,新的应用的交付,新的产品。在今天的这个场合里你们会听到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有什么样的战略部署和规划。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收购,在安全的移动管理上我们是一个明确的引领者。设想一下我们的产品线能够让我们的更安全,我们把单个的产品转变成vCloud的套件,创建了一个单个的组建,针对终端用户的计算,一个完整的服务和能力,针对传统的新兴的一些终端设备,是完全可以管理的。
混合云的理念,我们创建一个云,它能够有企业的应用,能够针对公共和私有的环境。我们前面强调这样一个混合云的概念,混合云的模式并不只是针对未来的,它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天有非常少的行业在应用和基础设施上能够交付到公有云上,到2020年估计有差不多3/4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在私有云上。很显然客户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既有本地的也有外部的环境实施,应该是相互兼容的,能够让我们的资源池在它内部的数据中心来做,再加上外部的有云提供的服务,把它们结合起来,不打折扣的实现。我们提出VMwarevCloud Air战略,我们有这样一个新的品牌,它强调了我们的承诺,交付所有新的服务是在我们VMware的技术之上。Air这个品牌描述了所有的服务,未来会推向市场。
更深的描述一下这个混合云,它的兼容性是我们设计的核心的关键,提出一种概念,基于标准化的资产能够在我们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同样一个管理控制台可以看到所有的工作负载,不管是本地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同样的网络包括二层、三层、四层的服务都是一样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还有一些安全的管理机制能够覆盖它们。vCloud Air能够进一步扩展我们的应用范围,从内部的资源到一系列可兼容的资源,是在公共的外部的,你可以动态的让这些应用启动,在这两个世界当中。而且可以让你有能力从外部的角度,这些开发人员能够充分的利用云的环境,你可以部署到非常安全的私有云的环境当中。这样使得从 内部到外部,也包括从内部到外部的决策,涉及到基础架构,一些应用的部署。
进一步的发展并不只是一些基本的能力,它能够让我们覆盖到全球,快速的加速vCloud的覆盖。我们的服务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我们正在努力有更加广泛的全球合作伙伴的网络,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交付。我们还能够推动新的服务在这样一个通用的平台之上,我们的应用可以部署,可以不断的升级更新数据库即服务,这是关键客户所期待的服务,在他们的云上,能够运行数据库,来部署他们云的环境。还有对象存储的服务,现在正在试用阶段。还有移动的服务,有能力建设部署新的移动的应用。
还有云计算的管理,你管理这些应用,不管是内部的,还是把应用作为即服务的外部的情况。我们所构建的它是能够涉及到所有的地理区域的,在此之上来构建应用服务,通过我们丰富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推动这样的技术在全球发展。能够构建这样一个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横跨全球不同的行业。我们已经有超过3900个合作伙伴,来构建和运行这些云,都是基于VMware的技术。满足一些数据的本地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同的行业市场的需求,全球最大的云的网络是非常独特的,能够推动着全球最大的混合网络的发展。
7月份我们发布的在中国的很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混合云的服务,下个月会有客户的试用,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的服务。1月份我们会交付基础架构即服务,我们有非常丰富的一系列的服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今后的一段时间我们通过中国的一些主要的公司进行合作发展中国的生态系统,在中国市场上推动独特的强大的混合云。
我们还有一些额外的发布也是今天我们承诺的一部分,针对中国的市场。第一,VMware的亚洲研究院,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围绕中国企业的发展,还有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如何与学术和商业界进行合作。今天我们VMware亚洲研究院,是由北京的研究机构引导的。他会领导我们亚洲生态系统的工作,去深化我们跟中国的开发人员的关系,特别是开源的开放性的openstack的合作,来扩大我们跟一些关键学术机构的合作,来构建一个创新的橱窗进行展示,希望有能力引导亚洲研究院在中国的工作。
为了实现我们的诺言,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交付新的产品。第一,VMware亚洲研究院开发的Linux虚拟桌面,Linux是非常独特的,在中国有很大的生态系统。但是还没有一些能力能够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以及合规性进行交付,有了这样一种做法我们可以推动虚拟的桌面架构,放在Linux的桌面环境当中,推动安全性,多种应用,通过这个市场进行交付的一些应用。我们会和本地的厂商和合作伙伴合作,像浪潮、联想都是我们关键的合作伙伴,他们已经同意跟我们合作把Linux虚拟桌面推到中国市场。我们叫做由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所以我们非常高兴发布Linux的虚拟桌面,在中国的市场上进行推广。
第二,5年内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扩大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以及我们在中国研发投入,继续扩大合作伙伴的网络以及团队的规模。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可能性,我们的领导团队会扩大人员以及关键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市场上我们把自己看成是能够独特的在中国能够跟你们合作。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也正是IT所要构建的未来的环境和需求,未来我们会加快我们的产品、新的能力和新的交付速度,加速我们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采用,我们会提供一种不折不扣的选择权,会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混合云,这样一个云的环境也是不折不扣的。我们是非常安全的,非常具有管理性的。今天的三个发布,中国的实验室和虚拟的桌面以及长期的投资,我们承诺这些是针对中国市场的,而且会几十年的坚持下去的。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帕特·基辛格先生的主题演讲。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今天大会的精彩环节,宋家瑜先生将与三位世界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缔造中国云。
下面请宋家瑜先生上场。有请
广小明,中国电信云公司首席技术官
李祥林,联想集团副总裁
胡雷钧,浪潮集团副总裁 上台。
宋家瑜:刚刚我自己在下面听完我们的总裁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么,其实我觉得除了这些讯息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个人对中国市场的一个理解跟他的热忱。我常常说在这样一个公司里面工作兴奋感,不仅仅是VMware是一个创新的公司,它的很多领先世界,甚至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内部的氛围。这个氛围可能就要从它的领导者开始,它的领导者的风格就决定了这个公司整体运作的成效。所以我也非常的高兴再一次看到帕特的表达,我们的总裁这已经是他第31次来中国。我相信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总裁来过中国这么多次也是很少见的,再一次谢谢帕特这次能来,以及他的持续性对于中国的关注和个人的热忱。
接下来的环节很高兴跟我三位很好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三位很好的朋友进行访谈。刚刚帕特跟大家分享了市场的趋势和环境,中国电信身为龙头企业,尤其是我看到一些资料,中国所谓IDC的数据中心,恐怕中国电信在中国市场中占了40%以上。包括政企的客户他们托管的数据中心将近70%都是在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我也了解,这几年也一直致力于云服务方面。请广总谈一下针对云的趋势你们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看法,以及你们在宏观上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广小明:刚刚从帕特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了VMware一直是世界领先的从虚拟化软件一直到现在云的厂商。从我们自己实践的过程当中来看,3年之前中国国内传统的一些通信运营商,他还是关注在IaaS之下的部分,像机房、机架、带宽这一类的基础设施。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瓶颈,不管是我们的机房,还是我们的带宽,从全国的覆盖程度来看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突破口。3年之前我们就决定大规模的走向托管之上的云和大数据以及CDN的方向。通过2年左右的实践,大家面临的一个取舍或者说方向的选择都是一样的,一条腿我们在拼命的走公有云,因为公有云是需要规模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规模是验证不了这个技术的,所以我们一条腿在走公有云。还有强大的政企渠道,原来在托管服务基础之上我们还提供了大规模的私有云给不同的客户群体,政府的、金融的、物流的。在这中间我们就发现出现一些问题了,不管是客户角度的,还是作为云服务提供商角度的,冲突慢慢就出现了。
云服务提供商我们在考虑能不能把公有云方面的技术,直接进入到私有云,提供给这些行业客户,但行业客户在接收上面的跨度就极大了,而且他的需求有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从去年开始慢慢的大家又把眼睛放在中间状态——混合云。今天的主题上面有一个and和合。
宋家瑜:联想集团不用我多介绍,最近我感觉很兴奋的是,上次参加他们的盛会,他们也提到了除了在全球的PC领域已经是到达了牛耳的地位以外,他们也是完成了IBM服务器收购。他们也定位出了全面发展的方向,下面请李祥林跟大家分享一下联想对这种趋势的看法,以及在宏观上怎么布局,针对未来的发展。
李祥林:谢谢各位同仁来参加这个会议。对于我来讲,这已经是再一次来参加了,还是非常的骄傲,能够大家在一起开这个盛会。我今天尽量简短的条块性的讲几点。
第一,我听到很多朋友讲说云已经快过时了,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它多么重要,我不想再说了,有很多专家业界的同仁都在讲,今天我不想讲这个。
第二,联想在云的方面,在9月22号的时候我们发布了腾云计划,也很高兴邀请到宋先生来站台,今天我是配合宋先生来站台的。
第三,这两年我们在VMware的支持下拓展VMware的云服务业务做的还是很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够在台上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让我想起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惧怕,你说的再简单,但是第一步怎么过去,是不行的。2000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千禧机,是把互联网的接入跟电脑很好的整合好以后给客户的一个整合解决方案,消费者不需要干任何事。传统的CIO和公司转过去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联想来讲这些年的转型体会非常深刻,真的是掉了一层皮,团队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不是说不好,而是这个时代变了,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是转不过去,我认为今天也是一样。在这块联想有庞大的服务体系能够做整合解决方案的交付,客户不需要做更多的操心。
我的这个体系可以很好的帮助客户交付好,出问题我们可以一起管,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很好的一点,可以有价值。
刚才帕特介绍的时候,VMware也在非常聪明的跟上游进行合作。我们今年年初跟温州医学院下的附属医院做了一个合作,做了一套方案,进行标准化。品牌是我们去做的。今年给他们做完之后,在市场赢得了几个单子,这是通过大家的智慧来共同做生意,我们也玩的很开心,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跟我们一起来工作,就像跟VMware一起来工作一样。
宋先生也说到了整合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在一起往前推进,IBM X86的服务器在全球都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品牌和服务器,技术转到我们,我们如虎添翼,能够极大的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希望我们能够重复当年2005年并购Think PC的成就,在全球能够把我们的服务器做到NO.1,加速市场转型的步伐,给我们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也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把饼做的更大,完成转型。
宋家瑜:特别谢谢李总的分享,非常的深入浅出。大家知道这几年浪潮的成长创新也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也非常高兴在今年的全球大会上,在旧金山的时候,有2万多全球的客户伙伴在现场,我们宣布了跟浪潮的合作。接下来请胡总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浪潮集团在这一波的趋势里面你们自己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你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胡雷钧:帕特的主题演讲概括力非常强,基本上把未来几年整个业界的发展方向都规划清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远景,更多的是愿景,是一个近期内我们可以看到的愿景。对于一个做计算机的人,尤其是做后台、服务器存储、网络后台的人,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东西希望是一个平的,用户自取其用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个实现路径在过去的这几年来慢慢的也越来越清楚了,我们在上一周的周末,也是我们自己的大会上公布了融合架构的概念。融合架构的概念就是为未来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或者说未来的云计算提供平台,这个平台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在软件层面,就是软件定义,软件定义的计算就是虚拟机,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定义的存储。三个软件定义的概念包括了我们在软件层面未来平台基本的构成,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
刚才帕特在讲VMware在这方面都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在硬件方面未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基本的概念是硬件可重构,硬件可重构意味着面向互联网用户、面向企业用户、面向私人用户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我们可以从我们硬件的资源池里面定义出用户所需要的个性化的硬件平台,与上层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定义的计算、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层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在未来可自动化的分配,可自动化使用的一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一个虚拟化的层面。
通过虚拟化这一层面,对于我们所有的用户来讲,他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用户体验。这个用户体验就是帕特所讲的业态化,就是要把原先的固体的边界比较清楚的各类的计算设备,原来我们一想到硬件平台就想到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以后可能你是一个统一的计算平台,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之下,在上层软件定义的基础之下,我们按需所取,以柔软的方式从一个大型的计算池里选取我们需要的计算能力,选取我们需要的网络能力和网络架构,选取我们需要的存储。这是融合架构未来我们期望实现。
目前我们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再下一步软件定义就是我们最近宣布跟VMware合作的,这是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个整合。再未来到第三代,我们就可以实现面向公有云、私有云,面向可重构的硬件,面向可重构的网络、可重构的计算、可重构的存储,来实现的业态化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技术平台。谢谢大家!
宋家瑜:谢谢胡总。感觉到他们三位在他们的领域里面一直是领导的厂商,他们对趋势也有相同的看法。另外我更感受到他们三位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人,也代表了他们本身的集团公司,对于整个中国市场客户和伙伴们的关注。
第二个问题很实际,很多在场的贵宾们可能心里也在想,愿景很好,三位能不能分享一下这个事情怎么样实际的落地,你们有没有一些跟客户合作的实例,跟客户分享一下。先请广总。
广小明:云最终是需要被客户所接受的,不管是对于移动终端的公众的用户,还是对于企业作为IT设施的用户。但用户在接受云,特别是在国内我们过去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来看,一方面是云服务提供商,现在这个阶段你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状态和原来从企业级IT演进过来的,这两方面需要找到结合点,这是决定下一阶段云是否能够规模的被公众用户或者是一些企业客户大规模接受的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作为云服务提供商大家的经历都是差不多的,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我们以一个公共的资源池去提供一种普遍性的服务,也就是说这个我不是给某一个客户去定制的,是一个普遍的服务,用户去使用的时候,而且是不同的用户,我是不知道这些用户对下面所谓的三大资源,计算的、存储、网络的这三大资源使用的模型是什么样的,这个是没法预测的。所以对公有云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一套公共的基础设施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然后导致下面所有的资源……因为我是没有去做这个预测,所以资源的抢占和资源的公平性的使用,这个是很大的一个灾难。
到了企业,企业的IT基本上是成型的,有些是计算密集的,有些是一些IO密集的,有一些是网络密集的,我们会有一个很清楚的规划,所以可以提出一套很适合的方案。我们在进入一些企业网络,原来它的基础设施不管是自建的,还是通过我们的引导进入到托管的环境还是云的环境,往往需要经历这么两个过程。第一部分,需要对原来企业IT的整个系统做一个重新的梳理和审视,看一下哪一部分的应用可以切管,哪一部分应用是适合于还留在现有的基础设施里面。审视完这个,我们就可以在公共的资源池以混合云的形态提供他这部分资源。如果说恰巧原来的基础设施里面也是有VMware的解决方案或者其他厂商的解决方案,就会加上一个广域网,因为混合云最关键的地方是在广域网这一侧。原来作为通信运营商我们只是以标准的专线或者IP三层的VPN去提供广域网,这个是不大适合于现在强调在线的方式,强调弹性的方式去提供的。所以我们也在配合在做整个中国电信广域网SDN的方案,这样广域网的连接也可以跟着云资源的连接可以在线,可以是一个弹性伸缩的模式。这样就基本解决了现在混合云去适应企业IT在当前这个阶段向云的方向去转型的时候,普遍的一个市场的需求。我们做的案例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在做这些企业的私有云,企业私有云一部分的边缘性的服务,或者是企业非关键类的服务,慢慢的向混合云方向转移。
宋家瑜:这是一个重点,我们很多公共云的外面的厂商,他们可能是从公共云起家,并不是很了解企业本身私有云的需求是什么,他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公共云服务。中国电信就是兼具二者之长,他了解私有云需要的是什么,也具有公有云上面很好的主客观的条件,二者加起来体现了很好的合的效果。
接下来请李总分享一下。
李祥林:第一,按照主持人的要求,通报一下我们在推进thinkCloud的解决方案。在这里向VMware表示致敬,很多后台的支撑都是VMware,作为一个本土的公司要建立起很多高深的技术还是需要时间的,在成熟度方面也是需要时间的。在这边VMware的很多技术可以帮助我们thinkCloud做的更成熟。我们针对偏低端客户的需求推出的产品,后台的技术是双方的团队共同去开发的。
第二,到这一刻,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已经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优秀的团队。搞云要靠人才去干,有来自IBM的,有来自HP的,这些都是传统企业,还有来自思科的、VMware的,我们在VMware也挖人,除了要跟他们合作,学技术,还要抢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这个团队建起来,当然联想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因为要国际化了。我们要把这些人才用好,才可能做的更棒。
这两年我们发展的还是很快的,都是100%的增长,这也在于我们的开发有一支强大的团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合作。
宋家瑜:李总刚才说除了VMware的全力支持,把我们的人也挖过去了,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下。接下来请胡总分享一下浪潮落地的情况。
胡雷钧:我们浪潮一直是一个做设备的厂商,最后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做解决方案,做最终的面向客户的服务。我们融合架构的产品第一代就是面向云应用去做的,实际上就是面向互联网用户的云应用来做的。这个平台更多的体现了互联网客户对于云计算平台的定制化的需求,比如说他要省电,要易于管理和部署,是整系统的交付产品,总体是要降低运营成本。
互联网用户和企业用户在云应用上有很多的不同,互联网用户他的应用规模大,它的应用边界也要大,应用的一致性会比较好。对企业用户更多的需求是我的应用边界相对要小一点,他需要的单应用在单虚拟机下的可扩展性要更强一些。再有对于一个应用它需要的网络环境、存储环境要更复杂,对于它的系统的安全性也要求更高。所以说基于这些需求,我们现在正在开发,马上要发布的就是我们第二代的云计算的平台,也是第二代融合架构的产品。这是我们和VMware合作的结晶,充分的融合了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的能力,来为用户提供一个MINI的数据中心或者MINI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或者MINI的数据化平台,使用户的应用更容易部署到这个平台上,用户的新应用能够更充分的用到软件定义技术提供的方面性和易用性。
再往前看,第三代,从硬件平台来讲我们叫可重构的硬件平台。可重构的硬件平台会更好的支撑软件定义技术,最终给用户一个平的硬件平台,这个平的硬件平台应该说从网络、从存储、从计算是无差别的,只不过说我用软件定义技术怎么组合的问题。这是未来几年里我们在研发上重点的投入。通过这几代产品的发展,希望我们未来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个柔软的、弹性的、业态化的软件+硬件的可自动化部署的一个应用平台。
宋家瑜:谢谢胡总的分享,最后剩下一点时间,请三位贵宾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大家了解不管是浪潮、联想,还是中国电信,都是在他们的领域里面居于领导地位的,我相信有很多很多的公司都希望跟你们合作。你们为什么会选择VMware当做你们的战略合作伙伴,请三位老总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个人和你们集团的感觉是什么,这次请胡总先跟大家分享一下。
胡雷钧:随着软件定义技术和数据中心技术往前发展,整个软硬件的分层,整个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个重构的局面,VMware作为业界领先的厂商,在整个的未来发展方向,整个生态环境里面远大的远景,使我们坚信跟VMware合作,在未来的生态环境里面可以做更好的重构,做更好的合作,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宋家瑜:谢谢胡总的分享。
李祥林:我说两点。第一点还是领导的人关注。我记得2年前帕特到北京来的时候特意去拜访元庆,帕特也是元庆的好朋友,来北京30多次,我相信跟元庆也有很多的交流。帕特说在VMware里他是联想的大客户经理,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个时候联想基本上还没有跟VMware有合作,主要是在中国,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那个时候即使没有合作,帕特也把联想当做他自己要亲自进行合作的对象。
2013年5月份的时候,宋先生找到我,看看我们之间怎么进行合作,那个时候我们也刚起步,首先就是投资实验室。首先是VMware在这方面是愿意投资,在开拓生态环境方面领先性非常强。
第二点,到今天我们自身的体会,合作过程中,我们的执行力和投入双方都很强。我让我的团队做了一个统计,过去一年VMware负责联想的团队,他们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是在联想的办公室里面。去年一年内VMware本地的研发专家、技术人员和全球的,包括美国的、澳大利亚的专家,我们一起开工作会达到42场,这是一个共同的团队在干一件事,大家越来越合拍,知道对方是什么情况,我们一起来支持,这样才能更信任的往前走。在这种情况下,VMware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帮助联想的时候才更有信心。
广小明:我们和VMware在vCloud Air上的合作谈了有一年多的时间,到年底已经开始顺利的进入到试商用阶段。过程当中有两个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实际上每一个厂商的方案进入到本土的特别是涉及到IT的核心系统的时候,都是有一些阻力和压力的,VMware在本土的合规性,双方谈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精力是花在这个地方的。但是VMware体现出来的本土化和对规则的尊崇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导致我们双方谈的是非常顺利的。
第二,VMware本身是在虚拟化以及云化方面的领先厂商,他做这个方向也是看市场需求在哪里。我们做的时候也听到很大一部分客户的呼声,你不要只给我一台VMware的虚机。VMware对于开源方面的开放性和市场上一些开放性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可以看到他的软件的产品和一些商用的解决方案,跟我们跟踪开源的人,在他这里都能够或多或少的得到很大的帮助。
宋家瑜:从刚才三位老总的分享里,我感觉他们有共同的看法,VMware在云方面是领导的厂商。第一,我们本身对自己颠覆的力量,我们了解市场需求,而不是执著于我们自己产品领先的时候是从自己内部来看,我们是从外部往里看,我们还缺什么。包括今天我们讲到的对开源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对于中国特色的尊重。中国有中国的一些特色的需求,中国政府有一些规定,我们要怎么样去符合合规,符合这个特色,我们也以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来全力配合,而不是说这就是我的东西,长的就是这样,它就是这样的。即使你领先,也要尊重中国的特色和中国的规定。在三位老的总分享中,我自己也非常的欣慰,跟他们的合作,双方的团队已经进一步融合了,感觉就是一家人,当然这种感觉不是他们的人到我们这边,我们这边的人到他们。这种融合是团队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最后人还是重要的,在合作过程中我自己也有这种深深的感受。
非常感谢三位老总在这边跟大家精彩的分享,很多在场或者线上的伙伴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会关注这种特色,来跟你们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合作。非常感谢三位老总的分享。
宋家瑜:感谢四位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蔡汉辉,EMC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他演讲的题目是重新定义IT未来。
蔡汉辉: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这一次是我第二次参加VMware的vForum,首先我想恭贺VMware,因为今年我听说来的人数到了8000人,比去年又多了很多。那么多的关注,那么多的客户,说明了VMware在中国市场上面非常受欢迎,非常成功。
EMC我们作为VMware的一个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想利用一些时间,给大家报告一下EMC的一些近况,想跟大家探讨一下重新定义IT未来这个题目。
这是IDC提供的一个关于全球外部存储市场份额的图表,在2013年里面EMC全球市场份额达到差不多30%,远远的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刚刚我们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我们的收入达到60亿美元,年对年的增长达到8.9%。相对于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他们业绩的下滑,我们的增长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我相信2014年当这个图表再公布的时候,我们的市场份额会继续扩大。
其实除了业绩以外,EMC我们不断的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我们是通过自身的研发,还有技术的并购。在过去10年里面,我们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平均每年收入的12%,投放在技术并购方面的投入大概是每年收入的10%。提到技术的并购,在过去10年里面我们也有很多的并购,其中我们觉得比较重要的包括有VMware等等。通过自身的研发,通过这些技术并购,使得EMC今天成了全球在云计算,在大数据方面的领导者。
在今年5月EMC全球用户大会上,我们提出重新定义IT未来这个概念。究竟为什么我们要重新定义IT未来,我们又在定义些什么,EMC怎么样帮助我们的客户重新定义他的IT,接下来我想跟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
这是IDC公布的一个图表,它告诉了我们整个IT平台在过去30多年的一些演变,我们的IT平台已经从30年前的大型机、小型机终端以计算为中心的我们叫做它是第一平台,引进到以互联网,以PC机,以服务器构成以应用为中心的第二平台,今天我们正在处于以云计算、以移动计算、以大数据、以社交应用构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第三平台。目前企业的IT部门,还有CIO们他们都面临一个挑战,怎么样继续在第二平台通过传统的一些应用,像ERP,去取得公司提高运营的效益,降低管理的成本。但同时间在市场上竞争非常厉害,企业要改变业务的模式,要进行变革,要创新,他们必须要利用到第三平台所有的构成,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移动云、大数据、社交等等,去开发、去部署一些更新的应用,支持创新的业务模式。
要在第三平台取得成功,我们认为IT的平台要重新进行定义。这里有一些例子说明了全球里面有很多知名的企业,他们已经通过第三平台部署新的应用,让他们能够在他的行业里面高于他的竞争对手。比如特斯拉,特斯拉是一个提供电动汽车的公司,特斯拉通过移动设备,通过大数据,大量的收集分析这些数据,使得它们变成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提高对汽车的维修服务方面的能力。今天特斯拉有很多维修的服务已经不用客户把车开到比如说4S店里面,他们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远程的升级,对服务功能的提供。这是一个例子。
举另外一个例子,耐克公司是提供体育用品的全球知名的公司,他们也通过一些穿戴的设备,大量的收集,大量的分析,他们客户在使用他们产品时候的数据,帮助他们在提供更多能够符合他们客户在使用、在健康、在时尚方面需求的产品。
这些例子告诉了我们,这些公司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是通过在第三平台部署更新的应用,使得他们的业务模式能够进行变革,使得他们能够跟他的竞争对手有非常大的差异。
具体来看看,刚才我们谈到为什么要重新定义IT的未来,来看看究竟我们要重新定义些什么。由于第三平台的出现,IT的需求也在变化,这里有几个我们认为是比较新生的一些IT需求,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所有的企业为了要更灵活的、更有效的让他们的客户也好,让他自己的员工也好,让他的合作伙伴也好,能够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去访问他们的应用,访问他们的数据。第二,刚才提到我们要在第三平台开发应用支持新的业务的模式,因为市场变化很快,所以应用的产生,应用的开发也需要很快。所以企业的IT部门他们需要有一个敏捷的开发环境,还有敏捷的开发工具。第三,大家都知道由于海量数据的产生,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数据湖,并且他们需要有相关的工具、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分析这些数据,把它变成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决策。第四,客户需要在数据中心方面有一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作为他们基础的架构,这个数据中心需要有能力能够进一步扩展到能够提供,刚才很多嘉宾提到的一个混合云的环境。所有的企业客户也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去保护他的应用,去保护他的数据。这是我们认为目前来讲企业的IT部门需要重新定义的一些方面。
根据这些需求,根据这些IT方面的领域,EMC怎么样去帮助我们的客户取得提供解决方案的,当然我们会有很多产品,有很多技术,但首先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组织架构开始部署。今天的EMC是一个很独特的联邦体系,这个联邦体系是由三个主要的业务组组成,包括有EMC基础架构的公司,包括有VMware,包括有Pivotal,这三家公司他们有共同战略的目标,但是每一个业务组他们有自己的定位,也有自己专注的地方。比如说EMC我们的专注就是信息基础架构,混合式的存储,VMware的专注是企业的机动性,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Pivotal是专注在IaaS数据的解决方案,平台及服务敏捷的开发环境和工具方面。
刚才提到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会通过RSA提供给所有这些业务组产品技术去支持他们的业务,当然EMC还有很多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会在云方面,在大数据方面体够给EMC互补的解决方案。三个业务组相互支持对方的产品跟技术,这个是一定的,但是同时每一个业务组他也支持在市场上开放符合标准的所有产品跟技术。这样使得我们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不需要一定选择都是EMC这个业务组里面任何的产品跟技术,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可能也有类似的架构,但是这是我们跟他们最大的不同的地方,我们是开放的,我们是支持市场上所有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单单是EMC自己的产品。
除了组织架构以外,EMC在帮助客户重新定义IT未来方面,我们的产品跟技术已经落地了。我这里想简单的介绍几个我们认为很重要的技术。
第一,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比较重要的价值主张,包括有容易使用的IT服务,简单的API访问,比如说单一的对视图的管理。这些价值主张今天已经能够应用在存储方面,使得软件定义的存储变成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这方面EMC的解决方案就是VIPR,VIPR是一个软件,主要功能两大部分,控制平面主要实现了对存储管理的自动化,数据平面提供全局的数据服务,它还可以对底层存储硬件资源进行抽象。
EMC的VIPR通过API和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进行紧密的联系,紧密的集成,使得VIPR可以作为一个桥梁,作为第三平台应用提供灵活可靠的数据服务。
第二,闪存阵列。企业要支持多元化的应用,不同工作的负载,所有这些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工作负载,它们在性能方面、容量方面,在数据服务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EMC闪存的策略,根据客户在性能方面,在容量方面,在数据服务方面的不同需求,我们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全闪存阵列的产品,它的独特的架构,非常适合于虚拟工作空间对服务方面,对性能方面都要求很高的一个产品。另外对于数据服务要求不高,但是对性能要求高的我们有DSSD。对容量需求很高的我们有Xtremio,对数据服务方面,对性能方面要求特别高的,比如说证券交易这样的一些场景,我们可以提供带有闪存的VMAX。我们提供的产品是非常全面的,能够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以提供不同的产品。
相信今天没有CIO还会问为什么我要实施云计算,但是还会有CIO会问究竟我是建立自己的私有云,还是采用公有云的模式。当然我们知道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我们认为比较合理,能够满足客户两方面的考虑,是一个混合云的环境,企业客户可以把一些追求的、关键的、核心的,需要安全保护性很高的一些应用放在自己的私有云环境中,把一些相对没有那么重要的应用放在公有云的环境中。
EMC认为混合云的环境是最适合客户的,混合云我们的解决方案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你可以任选设备,我们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服务,透明的价格,托管的服务等等。EMC混合云的解决方案我们是通过软件定义的存储提供了数据,联合VMware的虚拟化、管理机动化,还有VMware的vCloud,给我们的客户提供广泛的先进的混合云的各种服务。我们相信我们的客户采用了混合云的解决方案以后,他们能够享受到比如说实现应用现代化,进行工作负载的迁移,采用IT级服务模式等等的好处。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vForum2014第二天的主题大会,首先有请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为我们介绍VMware根植中国的研发策略。
任道远:尊敬的各位来宾,早上好!我是任道远,VMware中国研发中心的总经理,欢迎大家来到纵横无限vForum2014第二天的现场。今天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研发的策略,首先我想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第一天我们是创造了一个记录,接近4500人参与了第一天vForum的大会,在网上有接近2万人的注册。昨天我们的CEO帕特基辛格以及大中华区的总裁宋家瑜先生也宣布了我们的产品三大战略,包括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终端用户计算以及混合云,同时我们也请我们的核心的合作伙伴,包括浪潮、联想、中国电信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分享了他们在这三大产品战略上面和我们的一些合作。
我是非常的兴奋,非常的激动,有这么多的新的一些创新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宣布,但同时我也是有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就是虚拟化技术哪家强,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来宾是知道答案的?
回答:VMware。
任道远:我听的不是很清楚,能再说一遍吗?
回答:VMware。
任道远:实际上这不是让我很困扰的问题,是让我很自豪的问题,我和大家一样 我管它叫做中国VMware美名杨,在虚拟化问题上VMware确实是世界第一,而且在中国是出名的,而不只是在山东,而是整个全球,整个大中华区。
虚拟化技术以及新一代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混合云、终端用户计算各类的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我们为什么强?核心是创新。谈到创新我就更加的自豪,和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合作伙伴,因为作为中国研发中心我们是全球研发体系里面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参与了各种核心的产品的研发。
讲到这里我也想到一个特殊的人,他现在是负责我们全球的软件定义存储,昨天我们也有一本书是关于这个软件定义存储的。这位特殊的嘉宾他今天在我们现场,他也是我们7年前中国研发中心的创始人,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范承工博士。范老师您好,感谢您不远万里从美国二次海归,来到我们中国北京的现场,请您分享一下七年前创立中国研发中心的一些感想。
范承工:大家早上好,谈到创立中国研发中心那是在2007年的夏天,那个夏天非常难忘,对于我们的VMware公司来说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我们上市了,那一天是我们的IPO在夏天的时候,这也标志着我们的虚拟化技术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技术。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我们的研发中心,回忆起那个时候我们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开始了最初几个项目的研发,在过去的七年中通过我们研发团队的努力今非昔比,现在在北京和上海有两个研发中心,有超过500性工程师进行各种重要的项目研发的工作。现在VMware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是在中国最受尊敬的一个研发团队,也是应届毕业生最希望参加的工作的一个研发中心。在工作的项目上我们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公司的三大战略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混合云和终端客户虚拟服务在中国都有很重要的项目展开。
比如说我们的旗舰产品、网络虚拟化产品、存储虚拟化产品和EVO桌面虚拟化团队,都有核心的技术和产品是在中国诞生的。
任道远:范博士对我们中国研发中心是了如指掌,刚才分享了我们在人才培养以及创新研发方面,针对全球产品的体系的贡献。我跟大家也分享一下除了在人才以及全球创新之外,我们对于中国亚太的市场也是积极的参与其中的培育。这里面包括昨天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浪潮、中国电信、联想,我们在和他们一起打造混合云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以及服务,我们和浪潮一起来打造他们的私有云,他们的桌面云的一体机,以及昨天也是宣布和浪潮一起以及其他的七位全球的合作伙伴EVO RAIL云一体机的合作,同时我们和联想在桌面云上也是有一个很深度的合作。除了这些主流的产品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一些解决方案以外,我们也是积极参与了开源社区的贡献,尤其在中国三年前我们创立了开源的社区,进行了大力的推动,我们也参与了Hadoop在虚拟化环境里面的支持,我们也是通过发布VIO 整合的Openstack的技术,参与Openstack开源的工作。
除了开源社区和我们的开发者,和我们的IT的专业人员的贡献来去推动中国的开源以外,我们也是在开源的技术以上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和我们的友商一起推出一些开放的商业化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包括昨天帕特和宋家瑜先生也提到与我们的联盟公司一起为中国打造使用的商业的产品,它也是可以在我们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上面去运行。我们对于Hadoop的支持,通过我们的VDE去支持大数据在虚拟化环境里的使用。最后通过不只是在openstack开源社区的贡献,而是VIO整合的openstack的产品,我们也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打造一个成熟的商业的软件VIO。
范承工:所以中国研发中心某种程度上是在公司的最前沿走向了第三平台的应用。过去7年大家听到我们在人才、在创新、在市场培育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全球对中国研发中心的能力非常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CEO帕特宣布在未来的5年我们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会在中国投入10亿美元进行市场开发和研发的工作。在中国首先安家我们的亚洲研究院,主要是负责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的客户一起合作,进行合作研发。所以在将来的几年里,大家会看到我们的亚洲研究院和中国的研发中心会携手在中国这个市场能够把根植得更深,能够在这里建设起一个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的目标,就是用中国团队的创新服务中国市场的客户。
任道远:范博士说的非常好,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我想我们的国家也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新,我也想用英文来看一下我们中国的研发中心以及亚洲研究院怎么样从创新上面转变。
我们用掌声来谢谢范博士为我们的分享。谢谢!
最后我想简单的介绍今天的盛会第二天的纵横无限,首先我们会有三个偏技术的专题去介绍我们在移动云时代里面的一些技术的关键。首先当然是我们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里面关键的技术。第二是我们在网络虚拟化对于安全、对于新一代的软件定义网络里面的核心的技术。第三方面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客户怎么样从传统的工作空间向新一代工作空间的转型。在这三个关键技术介绍以后,还会有精彩的行业的分论坛,是由我们的客户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大家去分享怎么样基于各行各业的需求来去打造最合适我们的业务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任道远先生和范承工先生。接下来Raghu Raghuram,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部执行副总裁将与我们分享掌握云时代。
Raghu Raghuram:诸位上午好,非常感谢能够参与vForum2014。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一些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网络虚拟化的方面以及EUC。昨天帕特基辛格谈到了行业通过软件的力量正在转型中,也是软件推动的企业。VMware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确实我们的机会、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客户能够转变成软件推动的企业。所以我们注重三个领域,第一就是应用之下的基础设施层,我们把它称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
SDDC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来推动,企业和SP服务供应商来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来去托管一些传统的应用和支撑下一代的应用,满足企业IT的全球,同时又能够为开发者提供环境。SDDC可以用一系列的技术去交付,我们还可以把SDDC作为一个云服务提供出来,我们在这方面有混合云的战略。
作为客户,你们可以把SDDC在你们的客户驻地部署或者你们可以把你们的应用部署到vCloud 云服务,而且是用统一的框架来管理。我们战略的最后一部分是能够在不管是你的员工,还是客户,来提供终端计算服务,而且是在一个安全的可控的可管理的环境之下来管理你的用户的终端设备。这就总结了VMware的产品战略。
下面先来介绍一下SDDC。两到三年之前我们向市场推出了这个概念,在过去两到三年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来去交付SDDC,确实我们看到在这些产品之后有巨大的发展动力。举几个例子,我们先来看一下计算虚拟化,vSphere是我们的虚拟化旗舰产品,是行业最佳虚拟化计算产品。尽管它是最优的,但它仍然在不断的完善中,我们发布了vSphere6测试版,在今年夏季。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vSphere测试版一万个下载,并且获得了非常令人惊喜的用户试用体验反馈。今年早期我们引入的虚拟Virtual SAN,它是我们软件定义的存储,整季度的销售有3000名客户购买部署Virtual SAN,这是一个数据中心的变革产品,数字还在不断的上升,尤其是在虚拟化的产品。一年之前在vForum大会上,我们发布了旗舰级的网络产品VMware NSX,在我们推出这个网络化产品之前没有人相信可以用软件来建网。过去的一年世界上一些规模最大的公司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最大的企业,都开始部署NSX来实现数据中心和安全的转型。它把这些技术聚合在一起,实现自助式的服务。
来看一下各个层次的创新,先从应用层、基础层开始介绍。我们制定了自己的战略,向客户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一直到研究我们都没有改变这样的战略,在部署SDDC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来建立这样的解决方案。几年之前,我们的硬件合作伙伴建立了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网站,这是一个虚拟的基于网建的解决方案,来帮助我们运行SDDC。在我们提供Virtual SAN来推动数据中心的运行,有了这样三个软件包才有可能将所有的SDDC的服务器放在我们的软件架构上,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我们获得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全面运行的数据中心。它是一个非常混合的架构,VMware EVO是我们给它定义的一个品牌名称。有了EVO RAIL你就可以使用一体机,你就可以从供货商那里获得EVO RACK,把它同网络进行连接,几分钟之后你就可以启动机器,你不需要部署复杂的定义,对服务器也不需要进行优化,也就是说整个过程更加的简化。
有了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一体机,你可以让100个以上的应用服务器在20台计算机上进行运行,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体机,而且它可以使15000个机器能够同时进行,同时你的员工能够在一个EVO上进行运行,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当这样的一个机器每天在你的数据库上进行设计,可以驱动它的自动化,你不仅仅有了可以确保非常简单的部署,很强的能力,同时它的运行操作的表现也会进一步的提升。不同的独立的服务器ACBU可以运行所有的软件,也就是将所有的软件进行集成,这样的话就可以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软件网络架构。它能够确保我们的运行是完全自动化的,这样能够实现零停机的升级,也就是在不同的节点上,在不影响应用的情况下,能够升级你的基础架构。非常简单,非常自动化。
你不需要把节点进行纵向的连接,你可以进行横向的扩展,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测试你能够添加EVO RAIL实现容量的扩充,同时进行叠加,对它的容量进行扩充。通过下面的几张幻灯片跟大家介绍怎么样实现这一点。
可以看到提出问题之后有不同的答案,服务器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验证,验证自动化的每一个步骤,建立整个环境。会把所有的调试的参数提供出来,你就可以进行运行了。3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你可以有非常简单便于使用的界面来部署不同的应用,在你的机器之上。我们设计团队所做的就是能够确保它的简便性,在你的数据中心确保每日运行的便捷使用。非常非常的成功,能够使数据中心的工作非常的简单。使用vCenter,如果你想要简便它的用户界面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虚拟的架构它的目的能够在同一时间进行简便的部署,而且它也是成本非常有效的。
对于更大的一些环境,怎么样能够以同样的原则来应用到更广泛的更大的环境当中来满足我们的客户的需求。我们有下一代的EVO家族,我们把它称之为EVORACK。EVO RAIL是一系列的一体机,EVO RACK可以在整个数据中心进行扩展,是覆盖整个数据中心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运行成千上万的服务器。不仅仅能够实现计算机的虚拟,也能够实现网络的虚拟。不仅仅是对于每一个应用都可以进行生命周期的管理,也就是说对于数据中心进行生命周期的管理,对于应用进行生命周期的管理,就像EVO RAIL一样,这是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种管理,而且是一种自动化的生命周期的管理。
这就是我们一些创新方面的案例。我们不是独立完成的,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所有这些工作,就像昨天所说的我们和中国的浪潮进行合作,和我们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来打造简便性。在微带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我们需要我们的VMware能够集成OpenStack,这是一个开放的OpenStack,它是充分集成的,和VMware的基础设施架构完全集成的。在15、20个月之前,我们对Beta进行测试,对所有的Openstack进行了测试。我们将VMware和OpenStack的代码进行全面的集成,明年我们将会推出GA。我们非常相信这是在VMware上架构的最完美的OpenStack,运行的OpenStack的最佳做法,在整个业界都是领先的。它可以对OpenStack进行测试,同时我们的管理软件也能够增加OpenStack的价值。
放一段短片,让大家看看VMware OpenStack它的价值是怎么样的。
刚才我们已经建立好的资源池的使用状况,通过图可以看到里面有多少个虚机,通过这个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所整合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储资源,包括我们在生产系统中所必须的HA的资源,都被整合进来。看看它的资源使用情况之后,下面一步我们要真正的开始分配虚机,几秒钟之内我们来部署虚机,我们来指定虚机的数量,几秒钟的时间虚机的部署工作就可以完成,非常类似于我们通过一个模板进行快速的克隆虚机的方式。
看一下虚机的运行状况,回到主界面,看一下虚机的运行状况。刚才所生成的10个VM运行在这里,分配的存储的状态一目了然。可能大家觉得这还不够仔细,没问题,我们可以点击一个进行深度的分析。通过这个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包括分配的信息和使用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个界面跟 管理VMware的产品是非常非常类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觉得还不够详细,我们把它下拉,这张图的左下角,健康、风险和效率使用状况没问题,我们可以用我们原来熟悉的方式去操作OpenStack。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看它的使用情况,更多的信息显示出来,如果您整合了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更多的服务都在同一个界面显示出来。比如计算服务,可以看到它的节点的CPU的使用率、网络的使用率,一目了然。如果在生产环境中,你是一个多租户环境的话,比如说在这个界面上有几个租户类型,可以看到租户类型的分配情况,具体的使用情况,通过绿色的图表显示出来,右边的拓扑图还可以显示出相对应的关系,上面CPU的使用状况一目了然。
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可以感受到,其实没有什么选择的困扰。VMware把我们成型的软件把相对复杂松散的OpenStack工作集成在一起,用您熟悉的工具就可以操作OpenStack。这不是一个玩具,这是一个真正应用于生产环境中的工具,可以看到生产环境中所需要的操作和资源在这边都可以整合进来。
Raghu Raghuram:VMware工程师可以使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部署,能够向开发商,能够向产品的设计者提供非常便于使用的一些软件的产品。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应用递交给我们的客户,这些正是我们的客户和企业所需要的。在应用架构方面有大量的变化,不管你是传统的应用,还是云技术服务的应用,都有很多的变化。另外很多架构的设计是基于云计算的,而且它都运用到了一些移动的设备上。针对一个新的应用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架构,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应用进行集成,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架构上。
现在跟大家介绍vSphere创新的技术,我们对它进行了Beta测试,投入打量了人力物力财力确保vSphere是最棒的架构,可以集成所有的应用。举个例子,在我们即将进行的Beta测试当中,第一个就是纵向扩展应用的容错能力。对于应用来说我们可以避免它的硬件出现任何的故障,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备灾难的成功性,我们可以扩展到90%以上的设备都能够被覆盖,也就是说你不需要专门针对它去做事情,只需要简单的打开就可以进行容错。不仅仅能够自动的避免硬件的故障,另外它也可以进行自动的容错。也就是说应用的90%以上不需要做任何的扩展就可以实现这种简单的容错。
这是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它的新扩展的能力,叫vmotion,这是我们2003年向业界推出的。我们在不断的对它来进行改进,它是一种纵向拓展应用的容错能力,在vSphere中我们可以针对整个的数据中心来实现容错能力的部署。一种事件的出现和多种事件的出现都可以同时进行,不需要重复的调试就可以。我们不仅仅是针对数据中心,事实上在数据中心之外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叫做远距离的行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于这些应用来进行容错。如果把这些和SaaS进行整合,你就会有两个整合的网络,实现了不同的数据中心的结合,可以实现应用的迁移,能够推动它的迁移,支持应用的迁徙。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能够支持容错的工具。
同时整个的应用得到了一些新的技术的支持,比如说容器,Kuternetes是非常受欢迎的,可以将程序进行打包,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器,而且能够实现迅速的部署。这就可能造成了一种误解,它们可以简便的集成和使用这些应用,这些应用怎么样进行很好的管理,而且能够提供持久性的服务,同时能够确保网络和安全性。比如说防火墙相关的应用,同时还需要进行资源管理的实现。
VMware将所有的这些都能够集成在一起,不管是在VM上,还是在容器里进行,它都可以实现持久性、网络安全性以及资源的管理。把网络的技术能够进行整合,所以有一个简单的平台,不管你使用VM还是容器,你都能够确保你的这些应用,不管是在哪个架构上都可以实现它的可持续性以及安全性,而且它的性能也是非常卓越的。我们进行了两个月的性能的检测,比如说在了Linux或者Windows上我们进行了比较,在容器上运行,以及在VM容器上进行运行,我们发现这些性能不管是在CPU还是它的存储,事实上它的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它的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说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它的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它有了最佳的架构,它能够确保资源的管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的用容器的技术就应该是在VMware的环境之下,正如刚才我的同事所介绍到的,有很多的开发资源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支持开发新的应用。我们的战略是对各种各样的应用采用统一的平台,可以是OpenStack,或者是VMware常用的环境,可以通过与我们合作伙伴的合作去支持CloudFoundry。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应用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得到支持,这就是单一平台的优势。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单一的管控台,让我来为大家介绍SDDC的最后一部分。正如我早先谈到的vRealize Suite,被业界广泛认可,是行业拥有市场份额第一的最优秀的平台用于管理。它可以做自动化以及配置,完成了这样的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性能及容量的管理,业务管理能够知道这个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多少,因此你就可以跟终端用户说我给你提供这些资源需要多少成本,所有的这些功能都是可用的,不管你们是物理的基础设施还是虚拟的。不光是支持VMware的虚拟化的平台,也支持其他厂商的虚拟化平台,或者是客户端,或者是云端的都可以。vRealize Suite可以是驻地使用的软件,我们还推出了作为云服务来提供、SaaS服务来提供,你们可以使用vRealize Suite对新的应用进行管理。
我们对新版的vRealize Suite,也是vRedlize Automation,作为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的方式,还有平台和应用服务,比如说你的数据库作为服务来提供。你还可以进行自己的定制化服务,所有这些都可以部署到任何一个底层的平台。通过资源管理来保证一个应用不会占用所有的基础设施的资源。
最近我们发布了一个新的云自动化的拓展,我们把它称为vRealize Code Stream,开发测试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就是把开发测试作为完整的部署的流程之一,所以我们有了vRealize Code Stream,它会把从开发到自动测试到集成化的测试到用户的验收,然后是生产,再循环进行修改,我们把它集成到了vRealize Code Stream中,所有已经应用的策略会在测试开发环境中自动应用。这是另外的一个例子,我们把开发者和IT结合在了一起。一旦你部署了应用,就需要管理应用,应用的管理和基础设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有基础设施的元素,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这个服务器可能是虚机,也可能是物理机,我们必须知道瓶颈在那里,必须知道配置是什么,才能进行管理,要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还要把底层的资源和应用绑定在一起,如果一个应用性能有问题了,到底问题在哪里我们要能找到。
我们发布了最新一代的vRealize Operations的产品,它所提供的是最宽泛的vRealize Operations运营的性能,跨所有的领域,它是一个统一的运营门户网站给,你的数据中心来用。我们的云管理平台差分性是可以帮助你把策略应用到基础设施和应用层,去控制这些应用运营的方式,比如说安全的策略、治理的策略、资源管理、消费的策略。比如说这个应用是在公共云还是私有云上运行,还是在三方平台上运行,所有的这些策略都可以导入到自动化vCloud等产品中,我们有专门的工具自动的替你执行策略。不管是从OpenStack,或者是你的传统的管控台去交付部署,所以统一的策略执行通过一个一体化的平台来去做,vRealize Operations管理套件是借鉴最全面的云管理平台,差分性在于安全性、策略、功能。
我们刚才为大家介绍了很多好的功能,比如说基础设施支持各种各样的OpenStack,还支持各种应用,而且是开放式的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而且我们还有管理的平台。但是最有意思的一点,也是SDDC最具有转型部分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网络方面所做的工作。我想描述Martin Casado发明网络虚拟化和SDN,请他来上台介绍。
Martin Casado:太棒了,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我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下网络定义数据中心和网络虚拟化,在SDDC环境下来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的介绍,然后我来介绍一下NSX我们旗舰的网络虚拟化的产品,以及在行业它的采纳,人们是怎么用的。重点介绍一下最流行的用户案例,就是安全的用户案例。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背景,到底什么是SDDC?它是一个架构,它是一个概念,可以以软件的方式去执行基础设施功能、特性、创新,不是通过硬件实现,而是通过软件实现。能够让IT实现运营的灵活性、未来应用的开发、软件的更新等等。硬件成为了通用型的硬件,不管是计算、网络还是存储。
值得指出的一点,它挑战了物理这样一个科学,这是我们业界过去15年的传统的作事情的方式,但是它在一个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中是隔离的分离的方式,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地球上存在的大型数据中心,他们十多年都是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做的,不管是雅虎还是Google。他们所做的是使用通用型的硬件。非常简单的组网,网络只是用来传输数据包的,但是像安全、负载均衡它们都是通过应用来实现的。现在有一些功能我们是通过软件,而不是通过应用去实现,就能够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和一次性支出,也是资本性支出的降低,当然还能够快速的实现软件的创新。
这些是IT普遍发生的趋势,这样的架构正在成为一些主流公司的方式。公司可以选择你是否做SDDC,还是做硬件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比如说硬件定义SDDC,硬件软件所有的都是一家厂商来提供的,软件和硬件是绑定的,如果你想要新的功能的话。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是依赖于这样的模型,我们看Google、Facebook这样的模式,你只有编写应用才能够获得这样的模式,如果你使用一般的企业级的应用,要么你做DDC,或者是有了VMware你可以做SDDC。VMware支持的SDDC中我们提供的软件抽取层,把计算、网络和存储进行一个虚拟化,这样任何一个应用,不管是传统的应用还是虚拟的应用都可以运行,任何一种硬件之上都可以运行,这样你就可以实现运营和资本性支出方面的双节约,同时又有灵活性能支持任何一种工作负载。
在这里缺失的一个环节,为了10年缺失的一个环节,就是网络虚拟化的能力。
尽管计算我们可以虚拟化通常这个时候我们要加入负载均衡、安全和其他的网络服务。所以一直以来过去的7年我们都在打造软件层,提供这样一种类型的功能,但是是以虚拟化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个工作就由VMware NSX来实现,我为大家介绍一下NSX。
描述一下,它是什么?它是一个软件层,在ESX的交换机上运行,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个网络系统总管理程序,什么是ESX是一个系统总管理程序,它会改变服务器的概念,把这个概念从硬件换成软件,软件就有VM虚机运行,NS X是一样的,它不会抽取一个虚机,它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网络。ESX和NSX你可以启动3到4个虚拟机,ESX给你提供虚机,NSX给你提供虚拟网络,从二层到四层的服务,同样的服务模式,同样的安全,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任何一种网络环境都可以,这种模式类似于虚机,你可以以编程的方式控制,你可以动态建网,你可以同时的创造移动,改变关闭多个网络。你可以把虚拟网络当虚机来管理来控制,所以当你在部署应用和相关服务的时候,你的运营模式和虚机完全一样,这就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如何被打造起来。
我们谈网络虚拟化谈了10年,我个人看到了它每一步的发展。7年之前,业界说这是科幻片,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些雏形的产品,到了今天,到了2014年,我非常高兴的说NSX成为了一个切实的业务,虚拟网络成为了一个现实的市场,我们已经有全球250名客户付费购买这个产品,100名客户上个季度刚刚购买,而这个产品刚刚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此外我们的流水虚拟网络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VMware对此感到非常的兴奋。
还有有意思的一点,客户他们不光是早期的采纳者,他们来自于不同的行业,电信、金融、饮料公司,像星巴克,还有联邦公司和企业,大公司、小公司,还有制造行业。其实很多行业的客户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去购买并且获得虚拟网络的优势。今天会有趋势科技为大家做具体的案例的介绍分享。
来看一下为什么虚拟化的网络有这么大规模的采纳,我们经常问客户你为什么买?你怎么用?结果我们发觉我们现在有1亿美元的收入,有三个主要的用户场景,第一是运营的速度,NSX可以降低网络配置和资源分配的时间为零。原来VLAN工作负载、防火墙都需要资源配置,需要好几周的时间,但是有了NSX你完全用软件事先以编程的方式几秒钟就完成了。不管是新的开发环境的建立,部署新的应用,还是新的客户租户进来云的这样一个环境,这些都是自动化来完成的。
还有一个用户场景,就是成本,降低了OPEX和CAPEX,降到非常非常低,因为所有这一切都自动化了。我们可以在一次资本性支出方面进行大量的节约。比如说防火墙、工作负载器、网络设备这方面都可以节约很多钱,因为很多这方面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了。
最后一个场景,它提供数据中心最佳实践的安全性。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客户,之所以对NSX感兴趣,占到了我们一半的客户都是因为它的安全性才购买的。
我为大家介绍了NSX被很多的用户采纳,下面主要来谈一下安全性。大家肯定都知道,目前的数据中心80%的钱花在的安全方面的周边防御上,但是没有控制,没有可视化。比如说数据中心有一台机器被恶意软件病毒感染了,这个恶意软件或者病毒就可以在数据中心中肆意横行,你却发现不了。事实上很不幸的一点,数据中心的机器被感染是很容易的。举个例子,6月29日我终于38岁了,结果我生日那一天我的姐姐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嗨,马克生日快乐,给我发了一个链接,这个链接有我和我姐姐的图片,说弟弟生日快乐,我有一个贺卡给你,这是一个链接,你点一下。我看了这个电子邮件,说太好了吧,但是我姐姐从来记不住我的生日。所以我很奇怪怎么回事呢?因为我是搞电脑的,我看了一下电子邮件的报头文件,发现这个电子邮件是从俄罗斯发过来的,而且是针对我的。和幸运的是我的姐姐她经常忘了我的生日,很幸运,我知道这个电子邮件可能不是她发的,如果我不知道的话我点击了这个链接,这个链接就会发一个恶意软件给我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感染了这个病毒,笔记本连上我的公司网络,它就可能感染我们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内部的任何一台机器。所以你一定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业界花了这么多的钱做边防式的安全,事实上这是没有用的,病毒可以非常容易的突破这样的边界防御,进入到你的内部。所以这个技术是非常难解决的。
这里有一个防火墙,要保护数据中心,对于所有的数据流量进行保护,我们知道我们至少需要2个服务器对大量的流量进行保护。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服务器,但是我们需要多少的应用对数据中心进行保护。数据中心需要多少带宽,一个交换机可能会需要5个防火墙来保护数据中心的所有的连通,如果你有上百个交换机你需要上千个防火墙来进行保护。所以很显然从资本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不可行的,而且从操作的层面也是不可行的,你需要管理员每天每时每刻来做这些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有关计算安全非常常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工程师来说,很多年来一直面临的就是安全的问题,很难在数据中心内部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因为这种保护是不可建的,而且它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是无法实现针对这样大的数据量的保护。
一个简单的应用,比如说100个Gb是不能够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的。我前面已经说了NSX它是为了控制所有的系统,总管理系统,你所想的针对每一个总管理设备,我们是否要建立一个防火墙呢。我们所有的这些流量在每一个系统总管理器下来进行管理,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呢?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间是一个防火墙,防火墙能够保护的就是企图穿过防火墙的流量。现在典型的数据中心只有20%的流量是通过这个防火墙的,80%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周边来进入的。这个防火墙是看不到的,无法对它进行控制来保护它的安全。
我们实现的微分段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平台,实现虚拟化安全的平台来针对所有的这些隐患进行保护,不管你的流量有多大,都可以对它进行分段的保护。
VM服务器出现了之后,它能够将服务器进行微分,所有的VM的通讯都可以在所有的系统总管理设备之下进行管理。我打开了我姐姐的电子邮件,打开了她的电子生日贺卡,病毒真的进入到了我的电脑,如果我们有了微分段的设备就可以对它进行预防,因为它是虚拟环境中运行的不可分的部分,通过虚拟的微分段可以动态的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了病毒的移动,还可以对它进行移动的监测跟跟踪。这种平台所有安全的服务器可以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在数据中心内部对于这些隐患进行监测和保护。另外一旦识别这种病毒,也可以对它进行及时的补救。通过NSX可以将最佳的保护的服务嵌入到这样的平台当中。
我前面已经说了NSX现在已经有了它的优势,就是它的使用方面的优势。它能够确保扩展的速度,操作的速度和安全性,另外我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它使用的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进一步的确保数据中心内部的安全。我们知道每一周可能都会出现安全的隐患,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就可以时时刻刻的对它来进行保护,每分每秒的对它进行监测和保护,这种服务在传统的只在边界设置防火墙的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Sumit Dhawan:大家早上好,我们已经谈到了数据中心的一些新的技术以及安全方面的一些变化。作为终端用户我们看到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怎么样进行工作,业务的移动性越来越多了。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这种移动性的安全性。
我们的工作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不再在同一个设备同一个地方来进行机器的操作,我们的设备,我们的应用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再针对一个简单的环境来进行设计。传统的业务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是针对移动环境的。我们进行合作,进行数据的分享,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使用了云的技术来推动这样的分享。
同时基于移动性所有的这些应用、设计都要随之进行变化,我们需要进行变化,这样在座的各位我们作为终端用户就可以在一个更加安全的虚拟的工作空间进行工作。这样的一个虚拟空间要进行好的管理,同时也要让终端用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我们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只需要在移动电话上简单的操作几个键就可以实现移动的工作,在任何的设备上,包括传统使用的台式机,还是现在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设备发生了变化。在车上也有一定的移动设备,有了这样的设备就可以支持我们在更加移动的环境当中,需要一些关键的策略,包括三个元素。
第一,怎么确保工作的能力。第二,对于这些移动的设施如何来进行管理。我们知道有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怎么样对它们进行管理。第三,怎么样能够管理内容,确保它的安全。这三点应该就是终端用户使用电脑所关注的三点。
工作空间服务是针对终端用户、IT技术,可以对你使用的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有了这种计算技术,你可以对软件SDDC进行整合的自动化的使用。昨天和今天我们谈了很多的应用和一体机的情况,终端用户应用的集成,这些都是围绕着一体机来展开的。
现在跟大家介绍这三个非常关键的支柱。来看一看引领桌面的一些行业,我们所做的是进行一些应用的发布,年初我们进行了一些应用的发布,即SDDC、NSX,我们对它进行了应用的发布。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所有的用户就可以有一个真正的虚拟的桌面,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将这些一体机可以部署在更加简单的架构上。
这样的一个虚拟桌面的成本降低的一半,所以你可以使用这种虚拟桌面的技术,同时你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你的管理以及安全性也大大的提升了。这就是我们的Horizon 6的优势。另外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使用的超云的服务,比如说在你进行恢复以及在进行配置的时候或者出现硬件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一些服务使用Horizon RAIL,我们用vCloud Air都能够支持这样的服务。客户一直在告诉我们,尽管他们有了虚拟的桌面,但是非常的复杂,虚拟桌面的复杂性主要是指怎么样对于这些应用进行管理。因为有了不同的应用客户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客户必须实现一种平衡,一个是他的体验,一个是他的成本。如果使用这个应用需要付出成本的代价的话也是终端用户不愿意看到的。它是一种实时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提供虚拟的体验,另外一方面能够减少你的总拥有成本,你会看到所有的这些技术是以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实现的。
很多的产业,包括制造业,他们使用三维的应用来实现虚拟,他们希望能够降低成本,自动化能够实现这一点。我们和一些业界的领导者合作来实现,我们给他们提供虚拟的GPU,虚拟的应用、虚拟的桌面、成本降低,能够在vSphere上运行。我们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提供这样的技术,很快就会推向市场。能够充分的利用SDDC的一些软件,大家已经采纳的这些软件,它的这种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昨天我们和我们的客户进行了交流,我们的客户一方面不仅希望能够降低资本的成本,同时希望能够降低运行的成本他们能够对虚拟的桌面进行很好的管理,而且能够确保它的安全,能够在移动设备上进行部署,所以他们的运行成本大大的降低,资本成本也大大的降低。
我们建立了很多的这种平台,不仅在Windnos上,还包括Linux,我们进行了许多安全上的服务。
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登录,进入到Linux桌面,跟大家简单的展示怎么样使用它。比如说所有的应用都在这里,你的生产力你可以打开所有的微软的办公软件,非常的简单,可以使用当地的语言,你可以用微软的Word或者微软的PPT,它是非常顺畅的在虚拟桌面上来进行演示。同时我们也提供了完备的自助的应用商店,在应用商店上你可以购买和选择成千上万的应用,对终端用户来说你不需要记住这些密码,都是可以自动登录的。在我们的亚洲研究院我们将会很快的推出,请大家关注。
下面请大家看一下Horizon这个产品。我们的客户说有一些用户希望线下使用,这怎么办?不管他们是律师还是工程师,作为一个终端用户登录,你就可以获得你的虚拟桌面。虚拟桌面是一个安全的加密的溶具,所有的策略,用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是中央管理、集中管理的。如果用户帐号已经过期了,不再授权访问,所有的应用软件都会被抹去,这就是我们的桌面。
再来看一下移动方面,这也是VMware所做的最大的一个收购,我们收购了一家叫做AirWatch的公司,我们的客户在使用这样一个单一的多租户平台的时候,可以从移动设备的管理,你们是iPhone或者安卓的系统,所有的平板电脑到达你们的系统都可以进行安全的管理,可以推内容到这些设备上。客户有几个原因来使用这个技术,比如安全的考虑,设备的可管理性,在某些情况之下,它还可以帮助企业使用全新的业务流程。比如说以前是纸质的流程,飞行员有一个大的箱子,里面是各种各样飞行的文件,但是现在他们只需要拿一个iPad,其中的内容就是通过桌面非常安全的部署到iPad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使用场景,我们会有专题介绍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所做的,有了Horizon,VMware被列在终端用户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Horizon是属于移动管理方面的领先产品,我们向你们承诺我们会跨桌面移动提供最优秀的产品,但是我们知道桌面移动的世界正在合二为一。因此我们打造了集成,把所有的EUC产品和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集成在一起,这样你们就有能力用单一的解决方案去满足桌面移动内容的需求,高度集成,我们把它们打包在一起,作为我们的Workspace Suite工作空间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James Sia:我们到这边来做一个演示。Sumit Dhawan谈到了移动云的时代,谈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应用数据资料被推送到我们使用的不同的设备上,这非常重要,因为最终EUC是能够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像我、你,我们都有很多的设备,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Sumit Dhawan刚才介绍了很多解决方案,看一下它们是怎么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
我是一名医生,从小我爸爸就告诉我你长大了应该做医生,结果我却变成了一名工程师。假设我是一家中国医院的医生,我要接诊几位病人,作为一个医生我来工作,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先喝杯咖啡,如果是在中国喝茶吧。打开电脑登录,突然想到通常我不是到这家医院,只是今天来到了一个新的医院,我的资料都在原来的办公室里,我就给IT打电话,快派人来给我新的电脑安装各种各样的应用。
在这个桌面上,有不同的应用是我每天都需要用的。来到我的应用中心,我要三个应用,这样使得我可以在这个医院更好的应用。点击增加软件,添加三个软件,回到桌面。这三个应用就添加到了我的桌面,我可以看电子病例。下面我要去巡视病房了,我拿着我的iPad我们使用应用管理软件AirWatch,这样它就可以把所有的应用预载到我的iPad上,我们看到这个病人不错,但是血压指标不正常。再来看一下核磁共振的图片,血压高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在病房里实际的看这个病人,仔细看一下这个病人脑部的核磁共振的照片,我在病房用iPad上的应用来启动获得这个照片。这个图片的浏览有非常好的体验,你可以移动向右,他的头部左边有点问题,我放大,看一下扫描的部分,我再去和另外一位脑科的专家商议一下。因为你要保证病人的隐私,所以我要以安全的形式把这张图片发给另外一位脑科的专家。把文件上传,然后添加,再添加一些评论。嵌入我的评论,看一下他的核磁共振的头部的图片,给予建议。这些MR的图片就到了其他脑科专家那里进行分享。
这展示了对于终端用户而言有一个无缝的跨设备平台的体验,比如说iPad上的文件和我们桌面台式机的文件是一样的,如果发现了问题我可以做一个注释、评论。画一个圈,在做这些注释操作的时候,所有这些完整的信息都是安全的,受保护的,我可以分享发送这些信息,它会回到詹姆斯。可能他是发给另外一个国家的另外一个医生。
跟大家分享我的另外一个场景,办公室到走廊到病房的移动轨迹,我使用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内容管理、应用管理去支撑我的日常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医生他的工作可以是什么样的,这很棒,医生是我们的终端用户。
我们看一下IT支持服务中心,他们非常担心我们这种用户,因为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应用,挑战就在于IT如何快速的把这些应用推送给客户,在移动的世界中,应有的部署很容易,拿你的智能手机AirWatch内容管理,挑选应用中心中的应用推送到我的手机,同样的概念我们希望虚拟桌面也是同样的行为体验,希望有能力即时给桌面提供应用。
下面我来为大家展示一下。登录到我的桌面,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虚机,我们来浏览一个文件。打不开这个应用,因为我没有应用,我是一个不懂IT的用户,打开以后说对不起,我们无法识别这个文件,我就给IT打电话,我收到了一个文件但是打不开怎么办,帮我解决。我是一个医生,我不是一个电脑工程师,IT网管就说我来看一下,我可以给你授权使用这个应用这个文件,但是我就需要再登录。我是一名医生,浪费的时间可能就会耽误我去拯救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所以我没有那个时间。IT管理者就说,你要打开这个稳健的话,我给你做一个指定。我就点击指定,有两个选择,一是你要重启,这是大部分人不想做的事情,二是你立刻可以打开文件,我现在就给你所需的。作为不耐烦的医生我肯定选择第二个,看一下后面的桌面。这个文件我一指定,突然之间这个系统就能辨别出这个文件是一个PPT的文件,我就可以打开了。你看日子还挺好过,我说谢谢IT确实应该为他鼓掌。
你们是不是觉得挺让人兴奋的,还有更有意思的。这是一个应用,没什么了不起的。有人说能不能做的更多,交付更大数量的应用,敏捷的和快速的方式。200个应用,我是一个新进的员工。下面有这么多应用图标,指定用户名,刚才的演示只是添加了一个应用,快速指定。来看一下后面的桌面,200个应用同时出现了。
Sumit Dhawan:我来总结一下,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转型,从EUC的角度来说用户可以是移动的IT的环境也可以转型,我们不再需要管理设备,而是更多的管理应用。而且我们是从移动架构那获得的灵感,而且是即时的,在任何设备提供应用。这就是EUC成为了我们SDDC的最后的完整的一块,能够实现把任何应用交付到任何的设备,这就是我们和的威力。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所有的人,你们在本次大会上,学到了很多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帮你打造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VMware承诺为你们提供最佳的技术和堆栈,我们一起来打造这些解决方案,在你们的环境。谢谢诸位的聆听。
主持人:感谢三位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张伟钦,趋势科技执行副总裁全球研发长暨大中华区总经理上台。
何伟钦:很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各位客户讲一讲有关于数据中心的问题。今天上午我们听了三个演讲,当然比较辛苦,都是用英文讲,所以我现在开始用中文来讲。过程中我们听到很多新的技术在不断的改变,你也看到VMware这边对整个数据中心不断的演进,但我们不断的在强调安全的问题。趋势科技是一个安全厂商,很高兴我们现在是全世界云计算安全的排名第一的公司。
在这样的一个改变的过程中,各位是不是还在用传统的物理保护安全的措施保护安全的时代,或者说虚拟化的时代。你可以在瞬间就去搬机器,可是我们看到我们的客户现在还在花好几天部署,要调防火墙的设施,要调安全的措施,设置安全的策略,要花好多天才能搞定。你会发现我们装完物理机以后安全就搞定了,可是在虚拟化的时代机器是会动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你的防御措施是没有办法跟着动的。很多客户在虚拟机扩充的时候,碰到的问题可能还要装一道安全,事实上安全的措施是跟不上他的基础架构的演进的。
传统的安全措施最大的问题,所有的机器,像传统的PC你可能要装一套防病毒软件,传统的物理机,甚至服务器你都要装,实际上在虚拟化过程中是非常浪费的你的所有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趋势科技应该说是第四年在赞助VMware的这个大会,可以发现在这四年中数据中心或者客户的层面,由于VMware的不断成长,最早大家用VMware很简单一台物理机资源用不完我就进行虚拟化,一台主机上可以把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应用。慢慢的我们看到客户开始在讲既然这些机器我都已经把它虚拟化了,我可不可以建立一个所谓的资源池,你在建立资源池的时候你就想到我们是不是要考虑多租户的问题,甚至有一个私有云的架构
大家今天再看所谓数据中心的第三步,整个数据中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池,而是把它软件化。过程中你的安全体系有没有办法跟着走,你必须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因为虚拟化还有新的安全的优化。我们的虚机可以攻击另外一台虚机,所以必须要从整个虚拟化的架构里来探讨虚拟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的安全的危机。你需要一个演化中的安全的产品,从早期的很单纯的计算资源的虚拟化,到后来的资源池,到现在你可以发现数据中心在软件化的过程中你能不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厂商或一个安全的解决方案,他能够陪着你一路走过来。这个安全产品如何很深度的跟下面的操作系统进行整合,你希望今天移动一台机器15分钟可以跨不同的区域,但你不希望因为安全使得你不敢动。
你必须考虑安全的四化,包括效率化、感知化、软件化和平台化。解释一下这四化到底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来看效率化,传统的安全产品就是买一台机器装一套防病毒软件,今天你把15台服务器搬到一台主机的时候,你依然可以这样应用,但是既然15台班到一台主机上,我可不可以装一套防病毒软件。从我的立场来看很简单,我们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一台主机上装一套防病毒软件,装一套防火墙,可以帮你省多少前。我有一个客户他用了VMware,把所有的防病毒装进去的时候发现我拖不动,只能一直降,降的将近50%。这从他的立场他就会觉得我用了这么好的技术,结果因为安全大大的浪费了我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无代理。我有没有办法在一台物理机里面,不管上面多少台机器,我只要装一套安全的软件。至少你的内存,你的CPU耗量就可以马上大大的减少,甚至可以让你的扫描速度更快,因为很多的档案是重复的,所以你根本不需要这台虚拟机扫一遍,那一台也扫一遍。这样可以让你的扫描速度马上增加。
传统的更新病毒都要更新病毒码,如果摆18台服务器就要更新18次,而且病毒码是很贵的东西,会浪费很大的频宽。但是如果你只摆一个服务器,它所带给你的资源的消耗只有一份。原来要更新18份病毒,现在只要更新一份就可以了。原来要更新任何的一个东西,甚至更新软件,只要更新一份就好了。所以在资源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的效率化的增加。
做来看感知化。你去装防病毒软件,有的时候机器会关掉,如果里面有残余的漏洞或病毒你是不晓得的,我的客户常常跑来跟我讲,很奇怪,我已经清的很干净了,怎么突然跑出来一只病毒,我去找它又找不到,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后来发现,有的时候大家为了节省资源,有一台机器你会让它跑起来,过一阵你不需要就把它关掉了,可能就会有一个威胁藏里面。这就变成IT很大的隐忧。因为你每次启动都要不断的更新,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更新到。所以在管理上面我们发现部署以后自动化的程度变得非常低,客户需要这样的弹性,为什么你要虚拟化,就是在调用计算资源的时候有很大的弹性。
原来公司可能只有20台机器,你把它虚拟化以后,大家觉得很多资源就不用了,所以拼命加,结果虚拟化变成23台、24台,因为大家都觉得计算资源是不用钱的,可以一直加。但是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你的想法是希望把它降低,结果变成以前只需要跑18台,现在需要跑24台,过程中安全就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病毒就会藏在里面。
有没有一个方法,你的安全措施有没有办法对云的平台管理起来。有一台虚机关掉,即使关掉了我也可以扫一扫,确保里面没有病毒。所有的无代理里面根本没有病毒码,所以它启动起来的时候就是最新的,可以降低客户在管理上面的很大的成本。也不需要部署,因为你原来已经部署完毕。这个产品在国内卖了很多,很多IT管理员喜欢它,第一它本身可以节省很多管理上面的资源,因为IT人员永远忙不了,尤其管安全的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工作,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来降低管理成本。一个好的安全的解决方案必须要跟整个操作系统绑的非常紧,你要了解下面操作系统的变化,而且你必须自动化,必须把解决方案自动的提出来,而不是等到IT管理员手动的去操作。
软件化。不管怎样,你用硬件在做的过程中,很大的一个问题你没办法去扩容。因为硬件的扩容本身就很难,一开始建一个数据中心5台、10台、20台,数目在不断的扩充,过程中用硬件真的会碰到一个很大的挑战。包括我的很多合作伙伴,他们原来都是做硬件的,发现有两大挑战。第一,你要越做越大,价钱就会越来越贵,贵的还不是一台、两台。第二,不管你怎么大,扩容性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些高级的的硬体设备本身就比较特殊,因为要撑住那样的流量必须要做到很多的克制化,相对硬件的维修成本也会比较高。到最后不可能因为搬一个机器结果因为安全措施跟不上没有办法扩容,整个公司的弹性就被限制住了。
趋势科技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必须要用软件来解决。软件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可以减少整个硬件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弹性化。如果你已经在考虑我要做整个数据中心的软件化,其实这个弹性化软件在下个阶段的表现会比现在更强烈。网络虚拟化的过程中,如果你还在保持用硬件,压力会很大。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客户把流量导过来导过去,整个频宽占用的非常的厉害,有很好的软件化会让你的整个公司的运算或者公司的操作管理上面有很大的帮助。到最后当你发现你的整个数据中心都实现了软件化的时候,最好是把所有的东西,不只安全,所有的东西都必须用软件化这样的思维来考虑,不然在做的过程中会由于硬件限制住你的弹性。
平台化。数据中心的管理费用一直很大,我本身非常新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尤其NSX里面有一部分很重要就是它可以让你布置,做到后来它可以让安全的产品在里面有所谓的协调性。安全到最后就是一个模块,它还可以让安全模块在里面做互动。趋势科技我们懂安全,我们愿意跟软件化的防火墙合作做一些安全上面的调控。
VMware的NSX,尤其下一代的NSX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统一安全的管理平台。从安全厂商来讲我们看到最后会变成一个非常强的安全平台,我们可以通过NSX的协调做很多的措施,甚至可以跟防火墙做协调。你抓到一些病毒或者可疑的行为的时候我就会把你的频宽缩小,由于NSX的平台二者之间的协调方法就会慢慢的出现。
不管你今天在哪一个阶段,可能是第一天用VMware管理你的机器,但也可能你今天已经在考虑要把数据中心云化,但我们强调的你要记住,在安全过程中还要把这四化记住,如何增加效率化,如何适应化、软件化,最后平台化。做到这四化,你的安全策略就不需要改来改去,会跟着你的数据中心的成长不断的一步一步的成长。
趋势科技一直是非常非常的紧密的跟VMware在合作,我们大概是全世界第一个出现的无代理,2011年我们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跟vCloud做整合,它代表的是一种云资源池的概念,很高兴我们也是第一个跟NSX做整合的公司。趋势的产品在VMware上面整合度我们应该是全世界整合程度最高的公司。我们在国内也有很多的客户,前一阵子我们也进入了央采的集采目录,大概有超过一千个数据中心,2万台机器里面都部署了我们的安全产品。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无代理,因为无代理相当于我在一台机器上只要装一到安全软件,所有的虚机都不会再装任何安全的模块了。最大的好处第一个你的管理上节省非常的多,另外一点管理也会相对轻松很多。
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张伟钦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进入下一个环节,携手Intel打造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有请林世伟,VMware大中华区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市场开发总监
林世伟:未来是一个云的世界,今天早上大家看了很多有关于VMware的产品的介绍,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的概念是VMware想要提升自己的关键地位,在原来的产品供应商进入到真的属于解决方案的厂商。
看一下Gartner预测的2015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无处不在的计算,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这原来就是VMware最重要的基础。网络规模的IT,VMware一直希望能够打造网络规模IT的基础架构。NSX带来基于风险的安全与自我防卫,包括刚刚趋势科技谈到的这些问题。除了这四个之外,跟VMware云计算最相关的还有哪一些?除了3D打印,基本上其他所有的物联网,无处不在的计算,都是VMware重要的发展的网络。
我们常常说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月的月初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新闻是微软宣布买了诺基亚之后,他会放弃诺基亚这个名字。大家回想一下,10年前手机的供应商里面有三家厂商,市场份额占95%以上,一家诺基亚,一家摩托罗拉,一家爱立信。这三家都没有了,95%的市场份额,在这个月月初确定三家都没了。我们一直都说为什么所谓的趋势这么重要,因为他们没有跟上这个发展和趋势。
诺基亚之前提出一个概念非常有趣,我觉得也非常符合科技的发展。诺基亚之前一直在谈的是科技应该始终来自于人性,所以我们应该看一下科技的发展跟我们的生活现在有什么息息相关的地方。我们从这几个点来看,就从衣食住行育乐来看。食的部分,在座各位都是移动互联网的爱好者,我们吃饭,上网看评价点评,订餐,回过头来你还会去评价。一直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像阿里巴巴背后可能有上亿个默默付出的也不只是女人,所以为什么阿里巴巴的集资可以集资到这么高。在衣的部分你发现这也是所有的消费上面都在产生的改变。住的方面,网络住房、租房、找房,因为地域性的关系,大家都更希望在网络上面可以节省时间。行的部分,打车的软件在中国非常的盛行,没有打车软件,我想大家在打车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教育,网上学习的软件也非常多。育乐,网上订票等等。
来看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以经济体来看的话,虽然总的经济收入中国现在还没有超过美国,但是这一周有出一个新的数据,如果我们把总经济收入配合上国民生产总值GDP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所以中国现在是处在一个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在移动的部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的基础架构就是人口,中国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以前我们用电脑你不知道一台电脑后面有多少人在用,手机肯定是一个人用一部,有的一个人好几部。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口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今天的IT通常要符合云计算的部分,我们会碰到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VMware把它分成三块。一块是性能的问题、扩展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要上移动,要有移动的新的应用,移动的应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不知道一开始会有多少人上,你不知道哪一天它的人会冲高,这是你无法预测的,所为什么移动的平台通常要建设在云上面,因为云是一个最弹性的基础架构。
第二,在运维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很方便的来管理,另外在成本合规上是不是符合政府的要求。
第三,大家都在谈新技术,大家都有新的想法要做,我有没有能够顺应的潮流把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把它提升上去。这个都是我们今天在IT上面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很大的考验。其实VMware也在帮大家想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有一个新的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应该是IT本周最大的新闻,IBM倒贴15亿美元把芯片的业务卖掉,实际上IBM只卖了制造的部分,还是保留的研发。但是因为这个动作,造成了中国的很多客户的担忧,原因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UNIX机器的市场,比美国还大,比整个欧洲都还大。IBM卖掉芯片的这个动作,让国内的很多客户开始思考UNIX到底有没有未来,它还会不会发展,我要不要采用一个新的技术,我要不要转到新的平台上面,是一个顺应潮流的方式。
在座的客户你们也可以想一下,过去几天我们被大量的询问以及在讨论这件事情。IBM在1950年开发了大机,在大机之后,1970年IBM跟其他的公司都开发了UNIX架构。
去年IDC提出第三平台的概念,就是社交、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在这四大领域里面结合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称为第三平台。我们预计从2005年开始有许多的应用已经慢慢搬到第三平台,而且预计未来的两到三年是最火热的时候。VMware提出的新一代关键用户云平台基本上就是第三平台的基础建设,我们今天早上看到了许多VMware在虚机的基本技术上是非常非常领先的,在第三平台的基础建设上面可以这样来思考。第一,VMware先把虚机建立了起来。第二,VMware在做的是网络,虚拟化的网络,虚拟化的存储。自动化的业务管理造就了SDDC,这是VMware最主要的核心。
另外我们做的是Cloud。我们希望企业不会因为为了上Cloud而抛弃掉原有的投资跟应用,你会发现我原来可能有一些既有的我必须要去整合,如果再把原来VMware所有的架构合在一起,它其实就是一个VMware一直希望协助客户达到的软件定义的企业。第三平台VMware提出来的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基本上它就是在打造软件定义企业的第三平台的基础架构。
主要是因为最近UNIX的新闻非常非常多,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这两年最主要的发展上其实都是从UNIX过来的。我们在第三平台的发展上目前最大的享利都是从UNIX的概念达到的,但我们希望我们并不只是做一个转换,而是更进一步的把我们的客户带到云上面,把云的计算、云的架构、第三平台都把它带出来。
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这件事情我们把它进行不同的包装,分成标准版、高级版跟企业版。根据我们刚刚看到的三大问题,运维管理、成本合规、性能问题,还有所谓的新业务、新技术的采用,把它分成九大项。这九大项我们都已经有既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既有的工作说明书,不仅是产品而已,要打造一个整合的解决方案需要有服务的项目在里面,所以服务也在中间。我们的成功案例让客户有信心,因为你不是第一个。
标准版的部分就是原来VMware最擅长的基础架构的虚拟化,高级版的部分我们分成Web Server等等这样的虚拟化,企业最关键的数据库的云化我们就摆在企业版。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把不同的组合提供给客户。我们即将做一个网上版的,让客户自己来挑选,我们会通过几个问答的方式让客户去选,你选了答案以后它会自动的帮你带出来,有可能建议你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的包。另外会建议你应该怎么样找到相对应配合的厂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请我们首席的架构师王俊标先生,为各位带来客户的成功案例的介绍。
王俊标:我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做过的一些案例,也感谢几位客户给予我授权讲解他们的一些情况。
这两年VMware提出来要把一个原来传统的IT架构向新一代的走向云化的应用迁移到新的平台上来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国内已经做了很多的行业、很多的客户,这里只是其中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非常大个的到比较小的都有。我们在里面抽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跟大家分享一下背后的一些故事。
第一,太平洋保险。太保是世界500强的企业,身处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董事会对成本的考核要求很高。前些年他们都是跟国内大的国企、央企一样,是采用最稳妥的基于UNIX,基于最高端的存储搭建的基础设施平台,用的是同步光纤做灾备。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一个问题,成本支出很高,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董事会说这种情况要改变,怎么办。所以他们很早就开始测试虚拟化,差不多是2006年。他们从2006年开始慢慢做,发现虚拟化是个好东西,他们也比较的谨慎和保守,因为做的比较早,所以采用了一个方式,大家见过洋葱吧,采用剥洋葱的方式,外面一层先剥掉,把最外围的应用先做一个虚拟化,慢慢的发现比原来的UNIX要好。再来做中间这一层,应用服务器这一层再慢慢的做掉,做了以后发现很好。做完100%把应用中间件这一层做完,他们不是30台、50台的UNIX,而是300代、500台的规模,做完以后发现成本急剧的节省下来,这是一次性采购成本,还顺便带来了很多运维的方便,维护成本也降低了。
洋葱还剩最里面一层,洋葱很好吃,可是也味道,虚拟化是个好东西,可是当你真正用起来的时候你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所以他采用的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一层一层来做,到最后一层就很有信心。去年年底开始做最核心的,差不多他们有200套核心的系统的虚拟化,做到今年90多套做完。刚才讲九种组合,我们采用的是成本的驱动,九种组合采用横向的方式一层一层来做,积累了经验,积累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过程当中他并没有预料到,可是他依然会得到管理上也大大的提高了。你的业务的整个配合也提高了。所以太保到目前为止它已经不仅仅限于虚拟化这件事情,他们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可执行的一个计划是云的平台,目前虚拟化率已经达到了95%。所以他们自己总结出来一套方法论,是太保的成功经验,从概念设计还是到计划,再到开放的验证测试,到试点,再到最后的安装实施。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前面的设计。所以太保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案例,是适合于非常大型的规模类似以500强企业,几千台的UNIX服务器,采用比较稳妥的方式来从传统的UNIX 的平台走向云化的过程中。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很高兴的看到他们并不会受到IBM把Power给抛弃了,因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将来的平台已经能够很平滑的过渡了。
我们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它是非常好的体现了我们这两天一直在讲的一个字——和。它左手牵着你左手的应用,三层架构一样可以跑,甲骨文数据库架构一样可以跑。中间件不用变,一样可以透明的迁过来,可是这个平台搭好以后,右手完全可以跑起云的应用,基于你开发的非常酷的应用,同样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跑。这就是我们新一代关键云平台内在非常厉害的地方。
太保是横向的方式,先做外围,再做中间,再做核心,一步一步来,因为它很大,不能出差错。
这是一个很远的地方,也很美丽,叫新疆。一个农信社,他们因为地广人稀,平时不会有太多的到柜台上的业务,因为那些牧民其实住的很远,平时一套系统跑起来,每一天TPS200多,300不到就够了,是不是因为你远就可以不变。你们去想新疆的很多葡萄、枣子也是通过互联网卖出去的,所以金融一样要走向互联网化。新疆农信看到了这个需求,他走在很多全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前面,他们说虽然机遇Power780的系统跑的不错,可是我们要走向新一代的互联网的金融机构的方向,我们其实差的很远的。因为过类陆陆续续也听到了一些,原来日子很好过的突然走向互联网化,一下子业务支撑平台就跟不上了。所以他们说不行,我们要设的目标远大一点,我们要把它设成TPS是5000。
Power780差不多也很配了,最好的存储要扩也不太能扩了,纵向不能扩,横向集群能加到几个,你们基于Power集群,理论上有见过超过3个的吗?可能有,但一定不多,因为我见过。问题就出来了,横向不能扩,纵向不能扩怎么办,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又有问题出来了,因为他们的系统很稳定,这么多年增长虽然很大,但这个机器也够大,能够撑住,但是它的应用是20年前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ProC,他们已经用了20多年,当时帮他们开发这个应用的公司已经没了,源程序还在,不可能把源程序丢掉重新开发,这也是一个挑战。
这件事情是可以做的,我们帮他找了八个核心应用,非常核心,就是存款、取款、信用卡交易,我们把它原来基于非常早期的AX的那些代码,3.5、4.1这样的代码,在Linux上重新Dbug,重新用它的库连接起来,4、3天之内就把问题解决掉了。8个程序调起来跟80个、800个是一样的,只要有原程序在,基于Power芯片的原代码完全可以跑在基于X86的芯片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整体连下来性能到底怎么样,我们就开始测。一跑下来真的是吓一跳,Power780,16颗CPU差不多是最高端的服务器,我们跑下来一个虚机比它现在跑的要快14倍,响应时间提高14倍,吞吐量提高了100倍以上。还有更酷的。原来企业用的总线,我们也是通过虚机帮他们进行了改变,这就是我们要走向的新一代关键业务的云平台,我们准备这么做。这个项目正在路上。
天津社保,他们最受到挑战的事情是目前很多国内机关单位会碰到的事情,政府强调要走向公共服务,各行各业都在走向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意味着原来早上8点或者9点开门,晚上4点或者5点关门的那些政府机关,会突然间搬到网络上面,网民就不用去排队了。社保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四险、五险一金,你的退休金在不在,公积金在不在,医保很重要,所以每个人都会去查。以前你要拿公积金真的很麻烦,要去好多次,现在我们的政府亲民,所以要走向公共服务,上网就可以查这件事情。天津走在社保的前列,开始要做这件事情,2012年做了,也是非常高端的UNIX机器,CPU满配,内存满配,一上网问题出来了,马上就碰到两个点。系统碰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专业术语不叫宕机,叫死机,夯住了。这个系统就不行了,夯住了比死机还难受,前前后后花了4天才恢复,当时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时我们的友上说看来UNIX管不住了,你得上更大的机器,1950年发明的机器,那就是主机。客户一听也吓倒了,市场上也没有人会这个主机,车马费出场费基本上是天价,不会选的。怎么办?我们的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我们用了基于英特尔的机器,40个CPU的机器去替换他原来满配的Power的570,加上我们的热点应用,他有一个热点应用,他那个应用也是一个典型,1到11个月以单位为单位进行申报,第12个月是以单位里面的员工进行申报。假设员工有1万人,业务量增加1万倍,平均下来增加100到几百倍不知道,这样的系统平时是以UNIX系统来弄的话,这个架构该是多么的辉煌,几个亿放在那里。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用几个X86,把网上工资申报这件事情用我们新一代的非常酷的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在铁道部也用了,解决了他网上售票的问题。放在这里,用进去,性能提升了100到200倍,配置我也放在这里,非常非常的精简,非常简洁,非常的帅,性能提高了100到200倍。网上工资申报高峰期,业务高了30万,高峰期的CPU使用率基本上都在10上下左右,因为我们中间加了一层数据层的缓存技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个系统从去年年底上线到现在UPtime 300多天没有动过,Web Server没有动过,这件事情非常好的解决了UNIX平台上特有的顾及,横向扩展不能做,纵向扩展不能做,碰到高峰就死机,价格还特别贵,客户束手无策。我们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非常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做这个项目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个问题,因为这个东西比较新,客户总要做验证,他会想我拿一个三年前空着的PC Server拿过来用行不行不是不行,CPU就算了,他拿了一个只有1000存储来做,问题就出来了,我这个配置测不出来,跟你的几千万配置一样的性能。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舒服了客户要验证这个方案的有效性性能的因素,所以我们跟英特尔达成了非常好的合作协议,我们准备在今天宣布,在中国我们跟英特尔一起打造一个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的评测中心,在这个中心上所有的客户合作伙伴、开发商可以在这个云平台上拿到你想要验证测试的资源,不用你自己去筹措、搭。
我接下来非常荣幸的请出英特尔的两位嘉宾贺晓东和胡明月。
王俊标:我们有一个启动仪式。请英特尔中国贺晓东先生来为这个平台中心讲几句话。
贺晓东:大家好,刚才大家听了很多演讲,我们在三年前从英特尔的角度其实都是站在厂商自己的立场上,今天在座的诸位,带来的挑战对你们实际业务的挑战是来自于应用的,应用是各行各业千变万化的。在保险,在银行,每个人的应用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跟VMware的同仁一起在探讨的时候,就在想如何能够构造一个平台,就像我总是形象的把它比喻成我们如何建一个赛道,让制造各种各样汽车的厂商没必要建一个赛道,赛道投资还是很大的,经常要更新各种各样的条件环境,我们一起来搭建这个赛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您是一个软件开发上、系统集成商或者您是一个硬件开发商,没关系,作为业界的产业合作伙伴,您可以到我们的赛道上来体验一下,我觉得有三个好处。
第一,刚才托尼已经提到了,降低您在评估您的关键业务搬到云平台之前,您可能要做一个小的测试、小的评估,但是往往这个所谓的小的评估,实际对硬件各方面的投入要求还是很大的。我们通过这个赛道,通过这个评测中心,我们就会把这个成本降低下来。
第二,大家可以在风险上来一个把控。企业私有云构建企业云架构其实有很多路可以走,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的整合是特别适合我自己的应用的,大家要找到一条最佳的路径,这个路径我们愿意跟你们一起来合作,我想VMware和英特尔我们都是在基础架构这一层比较偏后端的平台,所以我们两家一起来打造这样的一个赛道,希望能够满足您的大多数的情况。把您通往企业云架构平台的这条路梳理清楚。
第三,我们联合的评测中心不光是一个物理环境,这里也有架构师,他们都是来自于业界非常资深的架构师,我们团队,还有托尼的团队,我们一起会给你们保驾护航。如果你们有一些特别关键的应用,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探索性质的,用户有保驾护航要求的时候,可以到我们的中心来。
三点,降低成本,特别是早期调研的一些成本。缩短时间,寻找解决方案的时间,还有一点是保驾护航。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进行宣布,也是欢迎大家踊跃的到我们这里来,非常欢迎大家有一些项目上的合作。
王俊标:VMware和英特尔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把这次的赞助商分成几个大类,VMware是一家很颠覆的公司,而且是非常保有危机感的公司。过去的几年我们一直在想VMware不可能一家公司来把这个市场做起来,我们必须把业界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过去我们把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市场进行这样的切分,X86 有很多的厂商,网络存储上面也有许多的既有的厂商,在上面建构的这些应用的厂商、中间件的厂商,这都是很重要的一些合作的伙伴。
VMware跟英特尔基本上之前提供的都是英特尔提供的硬件,VMware提供的虚拟化软件,这个评测中心最主要的是我们把VMware跟英特尔结合起来。评测中心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一个是英特尔的架构师,一个是VMware的架构师,一起共同协助厂商客户来看你们的应用在我们的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上跑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应该怎么调优。
另外一点是我们一起来宣传这个市场以及来推广这个市场。所有的客户关心的是所谓的关键应用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它是一个不能出事的应用。所谓不能出事的应用就需要有一个保障体系存在,出了问题谁能够第一时间到场解决,谁能够在硬件部分让你找到人,在中间件的部分让你找到人,在应用的部分找到人。找到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可以有专家解决这样的问题。
所以VMware和英特尔都想好了这一块事情,我们帮所有的客户,帮所有的合作厂商都想好了这一块。所以我们希望这个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评测中心的成立,可以减少大家对要上云,要进入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的担忧。
今天我们讲到的碰到的几个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说能够启发到大家,基本上集中在三大问题,基本完全被解决。性能问题、运维问题、合规问题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等等,都会在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上做到最好的验证。
第一,我们必须认清今天就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今天就是一个移动云平台的时代。第二,VMware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是一个一步到位的第三平台解决方案,我们提供的是第三平台最方便的混搭,也就是说很多人会有误区,我把我的应用从我原来的旧的平台搬到你的新的平台,中间迁移的过程我是不是需要停机,有没有担忧,在VMware过去做的成功案例上我们都避免掉了这些事情。怎么把你原有的投资保留,一步一步迁移到新的云平台上面,这是VMware一直在强调的事情。
第三,VMware的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从基础的架构层到应用层到数据库层,有三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通过这样的选择去思考我怎么样安排我的发展。
最后我们希望VMware跟英特尔通过这样的评测中心的成立,协助大家早日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云时代。谢谢大家!
武连峰: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刚才VMware的专家、趋势科技的专家、英特尔的专家从平台、从技术给了大家一些非常好的信息,一些非常好的未来的趋势,也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挑战。接下来我从宏观层面回过来再看一下究竟未来企业云有哪些大的趋势。
有几个大的方面,第一,过去我一直在强调我们处在颠覆与重构的时代,特别是传统行业。第二,究竟IT第三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如何通过加速创新来应对这种颠覆与重构。第三,第三平台所有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这里的基石是云计算,企业云计算五大趋势其实是第三平台的一个基石,我们梳理出企业云平台的五大趋势。最后再看一下究竟我们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来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
这张图是非常好的一张图,是乐视2012年进军智能电视市场发布会上的一张图片。传统行业在强调转型和变革,但是互联网公司其实在重构和颠覆转动的行业,乐视今天绝不再是一家电视终端的提供商,他已经把终端、平台、内容、服务提升为一体的服务提供商,已经再也不是一个传统电视很狭义的一个终端,他其实在颠覆传统电视行业,也在颠覆传统视频行业。当然大家也知道,最近乐视的新闻很的,他是上市公司,最近受到政策或者其他方面的干扰,股票也有很大的跳水。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颠覆与重构这些传统的行业其实也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这是他目前遭遇现在状况的原因之一。
我们说颠覆与重构,所有行业其实都会被颠覆与重构,只是说程度不一样,被颠覆的时间不一样。IDC把不同行业颠覆与重构开始的时间以及未来颠覆与重构的程度做了一下梳理,圈的大小意味着如果要颠覆这个行业难度多大,成本会有多高,圈越大难度越大。
帮助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比如在媒体和出版行业,很多媒体已经不再出纸媒体,直接说明就是电子媒体,并且用户量很多都是上百万以上,这个时候对传统媒体会有相当大的颠覆。在座的各位在看传统纸媒的人是越来越少的,广告也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第一个盈利模式最早是广告,这对传统的广告商会有非常大的颠覆。零售,包括京东、淘宝天猫、电信、金融、微信,余额宝已经是5400亿人民币,占到中国2013年理财产品10万亿的5%,短短半年时间。这5%其实已经开始对金融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每个人可能都是一个受益者,你在银行存款理财的时候那个收益率以前是2%、3%,现在是4、%5%,甚至6%。医疗也是一样的。
刚才举到VMware和东软也是合作伙伴,东软从传统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往医疗领域进军,通过云计算,通过前端的移动设备,把整个医院结合起来,试图在重新市早医疗这个大的行业。教育也是一样,提供网上大学可称,目前在网上已经有740多门课程可以免费来学,中文已经超过20门。制造行业也是一样,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以前说IT更多的是帮助大家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自动化流程,现在在制造行业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趋势,IT要深入到每一个产品里面去,任何一个产品都是里面含有IT技术的产品。昨天夜里IDC有一个全球CIO十大预测的网上会,是我们内部的,我昨天在听,有一个非常好的观念,他认为未来CIO的角色会变成CDO,就是首席数字官。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上周六我参加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会,如果你是一家生产玩具的厂商,IT如何支撑玩具生产的更快,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如何把玩具里面加入IT成都有一家公司叫铁皮人,已经获得联想的投资,他把社交和网络功能加入到玩具里,孩子买了玩具,可以直接在云端跟他的小伙伴进行交流。这已经是完全数字化的产品,IT的应用已经纵深到每一个产品里去,未来制造业每一个产品可能都会变成数字化,也就是智慧化的产品。这一点会变得非常的明显。
交通里,易到、快的已经在颠覆传统的交通行业。服务也是,对于能源也是一样。这个公司叫斯帝姆公司,是美国西海岸的一家公司,也是在硅谷的一家公司,他把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蓄电池技术整合起来,给酒店提供节能服务,根据客流量,根据天气,什么时候用蓄电池,什么时候用市电,一年能够帮助洲际酒店节省的电能超过20%。基于这种颠覆的状况,张瑞敏在谈被外部颠覆是淘汰,被内部颠覆是重生,海尔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究竟IT如何应对这种颠覆与重构。宏观层面我们认为IT支持企业有这么几个大的方面,如何做好市场引领,当你是市场领先者的时候,如何持续的引领市场。第二方面要做好差异化的竞争。第三个方面能够高效执行。第四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第五,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相信这五个大的方面都是你们CEO、CFO关注的问题,CEO如何在宏观层面跟这五个方面结合,CFO会讲这五个层面太宏观了,我不知道怎么落地,再看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IT要支持企业,我们分为六大方面,体验、沟通、价格、速度、服务和生态,这六个方面是微观层面,如何帮助企业在这六个方面,可能每天有1%或者0.1%的提升,有这些提升其实也就意味着用户对你的产品跟服务开始抱有更高的预期,这时候对你的竞争对手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就是颠覆与重构的开始颠覆与重构从来都不是翻天覆地的,都是从细节开始的。所以我们说IT应该如何从这六个方面帮助企业用户对产品的提升。
这里面的核心第三平台能够加速创新,应付颠覆与重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基于第三平台之外,现在我们看到的包括3D打印,认知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这些都是基于第三平台,未来会加速企业的创新。本质上说我们说IT架构在第三平台时代,如何把信息利用好、挖掘好,让它实现创新,实现业务的敏捷性。接下来要有一个很好的支撑,IT的消费模式可能要发生变化,以前是系统,现在要变成服务。对于CIO的根本,做好所有这些两大根本,IT治理要做好,数据中心要做好,这三个大的方面也是应对互联网公司,也就是第三平台诞生的很多的公司应对他们的颠覆与重构,我们在内部在六个方面做提升的话也能够实现整个企业未来的创新。
举个例子,这是跟移动相关的,从移动的角度来看,移动和感知会扩展到无尽的边缘。这是荣昌洗衣,做了一个O2O的平台,通过微信能够给用户很好的体验。传统的洗衣,在我们的小区有一个很小的店,隔多长时间你把衣服送到那里去洗,现在已经完全自己开始颠覆自己,只要你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帐号,你可以给他打一个电话,或者通过微信说今天晚上下班之后你9点到我那里去去洗,他会带两个袋子,一个袋子留在家里,第二个袋子往里装衣服,能装多少装多少,一袋衣服99块钱。有一个朋友觉得很好玩,业务员过去以后,使劲塞,塞了大概有20分钟,往袋子里塞了90件衬衣,平均每件只有2块钱,每次采用这种方式洗衣,用户量扩大以后对他来讲还是非常省钱的。大家可以来尝试一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腾讯已经投资了2000万,是把移动和云服务应用的很好的案例,其实是在颠覆传统的洗衣行业。他自己的线下店和线上店做很好的结合,开始自己颠覆自己,因为如果他不自己颠覆自己,迟早会被互联网公司颠覆。
对于大数据,对于社交和协作也是一样的。苏宁在互联网转移的过程中,从步伐上还是很快的,但取得的总体的效益并不是很好。他也开始利用社交的力量,利用社会的一些资源,能把创新做起来,这个目标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远大的,2015年希望在这个平台上销售额达到250亿元,包括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好的创意,创意最后设计出产品在网上可以卖,这个销售额也能够算进来。美国的一个大数据平台已经把全球的大数据专家利用起来,利用很多的大型企业,其实社交和协作是当企业没有资源或者人才缺乏的时候,利用的很好的方式,很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核心就是利用社会上所有能够整合的资源给他所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服务。
从大数据方面来看也是一样,海尔把传统的CIM,现在已经变成SCIM叫做社交CIM核心是大量收集用户的反馈,返回跟研发、销售、生产所有的环节结合起来。右边这张图是他的图投影仪产品,非常便携非常轻,价格很有竞争力,采取的互联网营销,可以直接在天花板上看大片,是非常好的创意。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开发出来的产品非常好的案例。
云计算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移动用户非常多的企业,要求你的基础设施有非常高的弹性,如果完全用私有云的架构,买服务器和存储量会非常巨大,成本会很大。反过来我们利用公有云资源,包括12306,包括样式开始用混合云支持网络春晚,大大节省的成本,从而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底层企业云是五大趋势的基石,五个趋势企业云总结起来,这两个数字是公共云服务以及云都是的市场规模。从增长率来看公共云服务增长是32.4%,未来5年研究的增长率,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私有云也包括公有云增长率超过26%,基本上这两个增长会高于IT平均市场增长率10%左右,2到3倍,当然也高于经济的增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IT投资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潜力,它是整个企业IT应对业务,应对颠覆与重构创新的基石。
趋势上有五个方面,新老业务驱动化。以前大家用云的时候更多的讲的是边缘业务,非核心业务,新业务,从现在看一些老的业务也在应用。CEO关心的问题是节省投资和创新,包括降低运营成本包括应对新的竞争者,创新商业模式。老的应用平台如何通过云整合起来,这是很多CEO、CIO开始做的事情。所有的新业务都在想如何利用云实现,包括私有云,包括公有云。
第二,私有和公共会混合。不同的业务采用的方式不一样,有些采用外包,有些采用公共云,有些采用混合云。要根据业务的情况,不是所有的都用公有云,或者都用私有云。这是我们总结出的四个象限,采用混合云的好处非常多,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流程、增加收入等等,VMware的专家也已经强调为什么采用混合云。
第三,IT基础设施软件定义化,特别是数据中心。这里我们也做了一个全球的研究,包括加拿大、美国发达国家他们为什么要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美国简化管理占的比重会更大,毕竟相对来讲美国的人工成本会很高,所以如何降低成本就变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四,硬件虚拟加速化。X86服务器出货量从2003—2020年的数字,2013年147万台,2020年会有264万台。还有一个数字平均每台服务器虚机的个数,很明显的看到2013年只有2.1台,2020年预计会有10.2台。如果没有虚机,没有虚拟化技术,意味着要想实现类似的功能可能真的需要购买第2台、第100台服务器。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技术以后,2003年会节省超过40万台,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近100万台。这仅仅是一个服务器的节省。
IDC在上周刚刚发布了数据中心经济指数的研究,除了服务器之外,采用虚拟化技术之后,我们把2003—2020年包括服务器硬件花费的节省,由于服务器硬件花费的节省以后,电力也会节省,同时机房和维护成本也会节省,也包括数据中心维护成本的节省。对于中国市场由于采用虚拟化技术以后,节约成本达到580亿美元。直接服务器是235亿美元,接下来像电力机房维护又占一定的比例。我跟CEO谈购买虚拟化的解决方案,CEO说为什么钱这么贵,我不批,反过来没有这些虚拟化的技术,我们购买服务器,加上电力、空调等等,平均算下来应该帮你节省20%到25%,你可以拿着这个数字说服你的CEO支持你购买虚拟化的产品和技术。
第五,安全管理的综合化。IT后台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支持前台更敏捷,我们如何把复杂的系统,把安全管理综合化。在一台手机、一个Pad上或者一台PC上,可以很好的从逻辑上管理所有的数据中心、所有的网络。未来一定是一种趋势,不管是通过VMware,还是它的合作伙伴,或者IT厂商,都在强调这个方向,如何提高整个后台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究竟如何选择合作伙伴?从宏观来讲我们整体上做了一个调研,14到15行业用户投资的热点和基础领域,总结出前八,跟VMware专家提到另外一个友商的十大技术是非常相似的,包括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定义的存储,开放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包括数字标牌,包括可穿戴设备,这八个技术是我们调研下来之后CIO2014、2015年最关注的话题,这是整个亚太区的数字。
有了这些技术,包括我们和所有后台的IT基础设施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我给出六个能力。第一,是否具有全球的视野。每家公司今天再也不是只跟中国本土厂商竞争,我们既要跟中国本土的公司竞争,也要跟全球所有的公司竞争。第二,是否具有充足的行业经验,只有引领行业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家。第三,基础实力是否足够雄厚。第四,服务水平能不能跟上。第四,同时创新能力如何,中国现在互联网化,或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比国外还强,每个CIO都有互联网焦虑症,这家公司是不是能够帮你创新。第五,这么复杂的系统不可能由一家公司来做,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最后也希望大家在整个颠覆与重构的时代利用第三平台加速企业的创新,使IT更好的支撑我们的业务,也使我们CIO有一个非常好的明天。再一次对大家表示感谢,谢谢!
- VMware CEO:我们是心怀危机的颠覆者VMware vForum2014是VMware在中国市场上最重要的展示活动,为此VMware的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也专程来到中国,并亲自重点介绍了有关于VMware在中国的投资与产品、服务定制化的战略和成果,而这也让我有了再次采访他的机会……
- VMware Linux虚拟桌面项目意味深长10月29日,一年一度的VMware vForum 2014中国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 EVO:RAIL很棒,但你会买吗?在本届vForum大会上,带有明显VMware烙印的硬件产品——EVO:RAIL超融合基础架构(以下简称EVO)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会的亮点之一。
Pat Gelsinger
帕特 · 基辛格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宋家瑜VMware公司 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Raghu RaghuramVMware公司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部执行副总裁
Sumit DhawanVMware公司 全球副总裁兼终端用户计算部门桌面产品总经理
Martin CasadoVMware公司 网络与安全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范承工VMware公司 研发高级副总裁
王俊标VMware大中华区高级业务拓展经理, 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总监
- VMware的头号新任天敌并非Hyper-V大家对于金融分析师们在企业财报会议末尾的提问环节应该并不陌生,这些理论家们最爱跳出来对一家公司的阶段性运营状况指手划脚,即使业绩状况一切良好——比如VMware在今年第一季度中的财报表现。更多 »
- VMware 收购实时应用交付技术领先企业 CloudVolumes
- VMware更新vSphere 同时推荐新的安全补丁
VMware在硅谷,办事处遍及全球各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vmwar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