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趋势下是否有真正的得益者?

VIEW IT视界
行业大家说IT 独特视角拓眼界
卷首语
王聪彬
本期执笔

就在APEC结束的几天后,我和老外在采访前闲聊,提到最近北京的雾霾比较严重,还没等他张嘴我就从他的眼中看到了认同。

其实很多城市在被雾霾长期笼罩之后,大家是否还依稀可以记得城市之前的风貌,而IT国产化就如同笼罩在IT上的一层迷雾,很可能让看不清前路的大家从而迷失了方向。

“国产化”这个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被提出的概念,在近一两年正在被逐渐放大。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最大的受益者是国产厂商,但追根究底又是否真是这样?因为国产化并不是一蹴而就,所以现在下一个判断还为时尚早。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得出哪方是最终的得益者,但一定是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本期的《VIEW》也通过和Gartner、IDC、Forrester三家调研机构进行深入的交谈,从软硬件市场到企业应用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梳理,帮助国内外厂商以及企业用户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市场的同时也提出一个共识,未来国内外厂商两方在开拓市场上将会进行深度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Forrester:国产化并非一蹴而就 企业应用注重需求

人物名

王平
Forrester副总裁
“国产化”这个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被提出概念,在近一两年正在被逐渐放大,而安全性只是一个导火索。加上企业信息化的成长以及对自身业务的理解更为深入时,企业应用也发生了改变,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国内厂商还需不断加大对研发和服务的投入把握机会,并且国产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未来国产化的路还会慢慢的走下去。

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王平认为国产化有两层含义,第一,短期目标,提高国产化率起到激励作用;第二,促使国产厂商在技术上投入,把产品和服务进行提升。

企业级整体市场可以分为硬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三部分,而近一段时间国产厂商在硬件和应用软件上都有明显的增长,在基础软件层面变化不大,这也是因为其目前还存在着很高的不可替代性。

并且随着国产化的趋势扩大,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选型,尤其是国企和大型企业。

企业用户整体信息化程度已经进入一个阶段,而这也和国产化的趋势密切相关。因为企业越来越来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与同行业的CIO进行交流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在厂商产品的选择上也更看重同行业的成功案例。

加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兴起的现如今,国内厂商和国际厂商面临着同样的机会,而市场的占有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还要看双方自身是否能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把握住市场的走向。详细>>

IDC:第三平台将成为国内外厂商竞争焦点

人物名

周震刚
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
国产化的话题已经不止一年被谈起,而这也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程度以及国内厂商的不断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第三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技术不断被企业所看中,国内外厂商仿佛一同站到了原点,因为在面对这个新兴市场时两者都存在不同的机遇与挑战,而未来在开拓市场上两者也将会进行深度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从企业级硬件市场看,虽然国际厂商仍然占较大优势,但近年来国内厂商的增长非常迅速。一旦联想完成收购对IBMx86服务器业务的并购,中国内厂商在企业级迎进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大幅提升。“从14年上半年的x86服务器市场的出货量来看,国内厂商所占的份额已经接近50%,但像相对技术门槛较高的存储和小型机国际厂商还有较大优势。”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周震刚说道。

企业级软件市场包括两个层面的软件产品。首先,基础架构和开发部署软件市场,例如操作系统、系统管理、数据库、中间件等。在这个层面上,国内软件厂商的份额和技术仍然有较大差距。而在应用软件市场,例如ERP、CRM等。国内厂商则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针对行业应用的定制化软件,则大多是由国内厂商开发,例如电信行业的BOSS系统、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等。

在用户层面看,企业在招投标中仍然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也逐步意识到国内厂商在这些方面都同国际厂商的差距在缩小,所以会更深层次的在系统架构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关注品牌。

第三平台逐渐被用户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开始部署并使用基于第三平台技术的应用。这给国内外厂商都带来了机会,使得众多厂商在新的平台上共同面临新的起点。周震刚认为,第三平台对于国内厂商是一个机会,尽快发展第三平台技术可以使他们具备更高的竞争能力。但是国内厂商仍然在第三平台基础架构软件方面需要投入力量来缩小差距,如云管理软件等。同时,第三平台催生的国内新兴云服务厂商也开始崛起,从而改变整个市场竞争格局。

“预计未来国内厂商的市场增长率还会进一步提升,同时第三平台会很大程度上改变IT市场竞争的现有格局。”周震刚认为,为了弥补自身业务的不足和促进发展,国际厂商和国内厂商的互补性合作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趋势。 详细>>

Gartner:从国产化趋势看国产国际厂商发展



文章配图

今年,伴随着斯诺登“棱镜门”余热以及部分国外厂商被中国政府IT采购排除在外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以“去IOE”、“本土替代”等呼声为导向的“IT国产化”浪潮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鼓励本土IT产业发展自然是人之常情。

从中国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所谓的国产化更加偏向于一个发展方向,而不是发展结果。细分到IT行业的不同领域中,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之间在市场份额、技术水平等方面上的差距并不完全一样。

随着国产化话题讨论的愈发白热化,这些言论或多或少都会为IT市场带来一些影响。而对于用户来说最容易感受到的,那就是国内产品在价格上往往更具吸引力,选择国产品牌特别是成熟的硬件产品,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压缩成本空间。同时在本地化后期服务方面,国内厂商的服务质量相比于国外厂商也更具优势。

近年来,国内厂商通过不断的积累与投入,在技术实力上正在逐渐缩短与国外先进厂商之间的距离,在商业运营能力上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这些因素让国产化呼声的底气更足,同时也让国产化趋势间接成为了国内厂商实力提升标志之一。

国产化趋势,不应也不会完全左右国内用户的采购行为,用户依旧应当根据自身能力与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产品。这对于国内厂商来说,首先应当理性对待国产化,必须承认国产化从某些角度来看确实能带来很多额外的利好条件,比如国家政策的扶植以及企业用户对于国内厂商的信任,但国内厂商仍然需要真正的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上增加投入,而不是坐享良好契机而不思进取,毕竟用户的采购原则依旧是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成本更低和效益最大化,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厂商都应当及时洞察用户需求的变化,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等新技术趋势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Gartner认为,国产化更合适被当做为一个长远发展的目标。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仍将处在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大环境当中。许多国外厂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需要寻找本土的合作伙伴来为用户提供部署、运营、后期维护等服务,比如国内公有云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厂商依靠的是国内厂商的行业经验,而国内厂商也需要国外厂商的先进技术水平作为支柱,双方需要考虑的更多是如何建立一个双赢的生态环境,而这种合作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详细>>

文章评论
  登录 (没有帐户?快速注册)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本期聚焦

IT国产化

国产化是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IT领域随着企业用户信息化水平和国内厂商技术的逐渐成熟,并且信息安全被提上日程后,IT国产化也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第三平台

IDC定义以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社交等概念下的新一代IT架构称为第三代IT平台。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体量、Velocity速度、Variety类型、Value价值。

往期回顾
联系本刊
  • 座机:010 - 82616677 - 5025
  • 邮箱:wang.congbin@zhiding.cn
© 北京第二十六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9648号-7 京ICP证1613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500号